[发明专利]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22580.6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蒋波;何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普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26;C21D1/46;C21D1/60;C21D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架 淬火介质 锁壳 上下模 热处理工艺 加热保温 淬火 放入 回火 盐水 破裂 加热保温处理 退火 热处理过程 淬火软点 淬火效果 氢氧化钠 亚硝酸 长方块 混合液 面冷却 面硬度 外轮廓 保证 空冷 水中 竹炭 加热 冷却 离子 取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锁壳模架的外轮廓呈长方块结构,其热处理过程包括加热保温、退火、淬火、回火,其中加热保温处理在氢氧化钠、竹炭和亚硝酸的混合液中进行,加热温度为1400‑1500℃,加热保温后的淬火采用的淬火介质是浓度为8%‑12%,温度为50‑80℃的盐水,完全回火后将模架放入离子水中冷却,之后取出空冷至室温。采用浓度为8%‑12%的盐水作为淬火介质,能够使模架在进入淬火介质时产生的气泡快速破裂,从而减少了淬火软点,保证上下模面冷却速度相一致,从而确保上下模面硬度一致;同时锁壳模架以一个大于45°的倾斜角度放入淬火介质中,能进一步使气泡破裂流走,从而保证淬火效果,保证上下模面均在硬度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锻应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与锁栓配套的锁壳通常为铸件,后因客户需求改为锻件,而锁壳模架则是为锁壳锻造专用模架,材料采用45#钢,但是在热处理淬火过程中容易出现上下模面硬度不均匀,导致淬火失败。且由于结构复杂、壁厚不均等问题,在热处理时,存在有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这种内应力能相互叠加或部分抵消,是复杂多变的,因为它能随着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冷却方式、冷却速度、模具形状和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热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变形或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解决锁壳模架在热处理淬火后容易出现上下模面硬度不均匀,导致淬火失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壳模架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锁壳模架的外轮廓呈长方块结构,其热处理过程包括加热保温、退火、淬火、回火,其中加热保温处理在氢氧化钠、竹炭和亚硝酸的混合液中进行,加热温度为1400-1500℃,加热保温后的淬火采用的淬火介质是浓度为8%-12%,温度为50-80℃的盐水,完全回火后将模架放入离子水中冷却,之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壳模架进入淬火介质时的倾斜角度为45-90°。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加热保温之前需要对模架表面进行多次清洗,打磨、修伤,烘干后进行备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为1000℃-1200℃下保温0.5-1h,油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回火热处理工艺参数为500-550℃下保温1.5-2.5h,油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离子水为水分、锌元素、钛元素、镁元素以及镍元素的混合液,且水分、锌元素、钛元素、镁元素以及镍元素的摩尔质量比为1:0.01:0.01:0.01:0.0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退火、淬火、回火所用的退火炉、淬火炉和回火炉的升温速度均为90-120℃/h。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氢氧化钠、竹炭和亚硝酸的质量比为 1: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氢氧化钠、竹炭和亚硝酸的混合液中进行加热,使得模具表面光滑,使用效果好;采用浓度为8%-12%的盐水作为淬火介质,能够使模架在进入淬火介质时产生的气泡快速破裂,从而减少了淬火软点,保证上下模面冷却速度相一致,从而确保上下模面硬度一致;同时锁壳模架以一个大于45°的倾斜角度放入淬火介质中,能进一步使气泡破裂流走,从而保证淬火效果,保证上下模面均在硬度范围内,通过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有效避免模具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出现裂纹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