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运输用辊筒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2501.1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井夫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G13/12 | 分类号: | B65G13/12;B65G13/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 地址: | 26642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运输 用辊筒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转向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用辊筒输送装置。包括边柱、框架单元、辊筒和调节单元;所述边柱分别连接在框架的两端部框架单元上,每个框架单元包括两个横架和连接在两个横架间的竖架,横架下方设有轴承,与辊筒相连。本发明可以直接放置在直线形生产线上使用,且可以通过转弯单元的调整来匹配不同需求,通用性强,生产和维护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用辊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流运输中常使用辊筒输送机进行货物转移,辊筒输送机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部等部分组成。具有输送量大,速度快,运转轻快,能够实现多品种共线分流输送的特点。辊筒输送机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设备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
转弯辊筒是与直线型辊筒相斜街使用的,但二者必须大小、高度、型号均一致的,但这样的装置通用性很差,只能应用于该型号的流水线上,成本高,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转弯辊筒是与直线型辊筒相斜街使用的,但二者必须大小、高度、型号均一致的,但这样的装置通用性很差,只能应用于该型号的流水线上,成本高,使用范围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用辊筒输送装置,可以直接放置在直线形生产线上使用,且可以通过转弯单元的调整来匹配不同需求,通用性强,生产和维护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运输用辊筒输送装置,包括边柱、框架单元、辊筒和调节单元;所述边柱分别连接在框架的两端部框架单元上,每个框架单元包括两个横架和连接在两个横架间的竖架,横架下方设有轴承,与辊筒相连;
调节单元包括框架单元之间的角度调节板、拉簧,边柱底部的倾斜度调节底座和框架单元底部横架下方的高度调节底座;每个框架单元的上端横架右侧为角度调节板,二者之间固定连接,左侧设有连接板,与相邻框架单元的角度调节板通过螺栓连接;角度调节板为扇形板,扇形的弧上均匀设有3-5个调节孔,与连接板上的连接孔相匹配,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在角度调节板与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连接拉簧的一端,在连接板与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连接拉簧的另一端;边柱的两侧设有连接板,分别与端部的框架单元的连接板和角度调节板相连;边柱底部设有倾斜度调节底座,所述倾斜度调节底座顶部为调节框架,调节框架的前后端为三角板,侧边为弧形板,弧形板上设有从上到下均匀分布的3-5个调节孔,与边柱底部的连接孔相匹配,倾斜度调节底座的调节框架下方为夹持装置,通过螺母和螺栓与直线输送带的边缘固定连接;在框架单元的底部横架一侧设有高度调节底座,高度调节底座的上边与底部横架固定,下边通过螺栓与竖架内的连接孔相连。
进一步的,相邻框架单元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可以通过合页的可旋转性调整相邻框架单元的角度,同时合页也具有固定性,防止框架单元间上下移位,便于调整。
进一步的,拉簧与框架单元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控制框架单元的数量来调节输送距离,适应场地和不同的生产线需求;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拉簧,使用方便灵活。
进一步的,与专利201720979036.8结构类似,每个辊筒5的端部设有两圈齿,为两个相邻的齿轮式结构,相邻两个辊筒之间通过链条与齿啮合相连;端部的辊筒连接电机。以上结构为电力输送生产线使用,可以通过端部的电机带动辊筒运动,再通过链条传递运输力,实现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实现远程操控,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转弯结构分成若干转弯单元,并且各单元的数量和单元之间的角度可调,整个装置的长度和弧度可调,直接放置在现有的直线型流水线上,使用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