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2448.5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焕;段文超;朱海伟;曹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拾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预处理步骤:输入炮集数据模型,对炮集数据模型进行分组,获得初至拾取的范围;综合算法计算步骤:在预处理步骤得到的初至拾取的范围内进行初至拾取,获得初至结果;质量控制步骤:对综合算法计算步骤得到的初至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生成质量监控文件和初至文件。本发明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快速、准确、稳定,而且提高了初至自动拾取效果,极大地减少了处理员的人工交互修改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科学领域中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波初至拾取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至拾取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着静校正的效率和效果,严重制约着项目的处理周期和人力物力等资源的调用。同时,随着勘探范围的不断扩大,地震资料数据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地震资料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初至拾取方法及软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商业软件以及初至自动拾取算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对于低信噪比的资料,很多软件拾取效果欠佳,人工肉眼易于识别的初至在自动拾取时不准确,需要大量的人工交互修改,这也成为了最耗时耗力以及烦躁的工作环节之一。而现有的一些初至自动拾取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道上的算法,可以将初至自动检测出来,但是这种初至拾取算法对资料的适应性不强,不能有效地适应地震资料的复杂变化。例如,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1710326043.2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1611191365.2公开了利用检波点静校正迭代法提高初至拾取效率及准确率的方法。
目前极少有算法从步骤的角度去进行初至拾取,即便有步骤也都是比较简单的步骤。但是随着地震资料的复杂程度的增加,通过建立合理的步骤解决初至拾取问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提高初至自动拾取效果,极大地减少处理员的人工交互修改的工作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包括:
预处理步骤:输入炮集数据模型,对炮集数据模型进行分组,获得初至拾取的范围;
综合算法计算步骤:在预处理步骤得到的初至拾取的范围内进行初至拾取,获得初至结果;
质量控制步骤:对综合算法计算步骤得到的初至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生成质量监控文件和初至文件。
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
(A1)炮集地震数据分片步骤:输入炮集数据模型,首先根据炮集数据模型中的第i道道头信息中接收点的(x,y)坐标,计算其相对于炮点的方位角αi∈(0,360),并将方位角存放到道头信息中;其次根据方位角将炮集地震数据进行分组,将分组后的地震数据存放到分组数据记录中,输出更新后的炮集数据模型;
(A2)获取参考速度和参考初至步骤:输入步骤(A1)得到的炮集数据模型,根据该模型中的分组数据记录中的按方位角分组后的地震数据,采用扫描能量方法计算每一片地震数据的参考速度,对于该片中的第i道地震数据,计算其参考初至;将计算得到的参考初至记录到道头信息中,输出更新后的炮集数据模型;
(A3)提取有效地震段属性步骤:输入步骤(A2)得到的炮集数据模型,根据参考初至和设定的拾取条带宽度确定每一道的起始计算样点和终止计算样点得到初至拾取的范围,并计算初至拾取的范围内的地震数据的有效地震段属性,调整初至到波峰位置,输出更新后的炮集数据模型。
所述综合算法计算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