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2203.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蔡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华誉达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2;A01G18/69;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食用菌 种植 装置 及其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横梁、驱动机构、吊杆和培养基种植支架,所述主体支架构成封闭的种植空间,所述横梁间距主体支架的顶部架设在主体支架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梁上,若干所述吊杆垂直于横梁竖直设置,所述吊杆的一端穿过横梁向上设置,且若干所述吊杆分别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在横梁上,所述吊杆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且间距地面设置,至少一组所述培养基种植支架沿吊杆的轴向间距设置在吊杆上,各个所述培养基种植支架上均放置有若干食用菌培养基。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可有效的保证食用菌处于同一生长条件下,使各食用菌培养基生长的周期大致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大多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食用菌生长阶段要求一定的潮湿条件及通风作用,现有的食用菌栽培架大多仅仅设计成简单的支架形式,例如货架的形式,占用空间大,而且食用菌堆积比较严重,有的培养基在较阴暗潮湿处、有的在正面或是通风处,会出现浇水不均匀、通风不均匀的现象,最终导致同一批次的食用菌种植中,其成熟至可收获的程度的食用菌成熟度相差较大,收获时间也不相同,从而导致的延长种植户的种植周期,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可有效的保证食用菌处于同一生长条件下,使各食用菌培养基生长的周期大致相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挂式食用菌种植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横梁、驱动机构、吊杆和培养基种植支架,所述主体支架构成封闭的种植空间,所述横梁间距主体支架的顶部架设在主体支架的内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梁上,若干所述吊杆垂直于横梁竖直设置,所述吊杆的一端穿过横梁向上设置,且若干所述吊杆分别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在横梁上,所述吊杆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且间距地面设置,至少一组所述培养基种植支架沿吊杆的轴向间距设置在吊杆上,各个所述培养基种植支架上均放置有若干食用菌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若干所述吊杆伸出至横梁上方的一端均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传动带围合设置在若干从动轮的外圈,且所述传动带与若干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设置在横梁上,且所述主动轮与传动带啮合传动,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主动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矩形板体状结构,若干所述吊杆矩形阵列设置在横梁上,在通风方向上,每相邻的两列吊杆形成一组内循环组排,沿垂直于通风方向的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内循环组排,同一内循环组排中的两列吊杆的自转方向相反,两列吊杆之间的空间区域形成内循环风道,且任意两相邻的两列吊杆之间的空间区域形成内循环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种植支架包括基板、支撑杆、连杆和滑座,所述滑座为环形块状结构,所述滑座套设并滑动设置在吊杆的杆体上,所述基板同轴间距滑座设置在吊杆上,且所述基板位于滑座的下方,所述基板为圆盘状结构,若干所述支撑杆为杆体或板体状结构,若干所述支撑杆同轴圆形阵列在基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基板上,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杆的转动平面为竖直面,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滑座上;通过滑座的上、下位移调节,所述滑座推动连杆并使支撑杆绕基板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位移驱动机构,所述直线位移驱动机构设置在滑座与基板之间,且所述直线位移驱动机构的位移方向与吊杆轴线同向,所述滑座通过直线位移驱动机构往复直线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华誉达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五华誉达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