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21844.6 申请日: 2018-09-26
公开(公告)号: CN110946905B 公开(公告)日: 2021-08-06
发明(设计)人: 陈万佳;张璐芸;邓跃毅;李交;张先闻;高洪志;罗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714 分类号: A61K36/714;A61P7/08;A61P13/12
代理公司: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代理人: 潘诗孟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患者 穴位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黄芪20‑40、附子6‑12、当归9‑15、丹参20‑40、葛根10‑20、川芎9‑15、夏枯草9‑15、白蒺藜9‑15、白芥子10‑20、制大黄6‑12。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基于内病外治的理论,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保护腹膜透析患者的残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透患者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作为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目前已有超过20万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选择其来维持生命,约占全球透析人口的11%,且每年的人数在不断增长。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肾组织的滤过功能和内分泌功能。有多项研究指出,残肾功能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残肾肾小球滤过率每增加5L/(WK/1.73m2),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2%,若每天增加250ml尿量,死亡率则降低36%。

现代医学对于残肾功能的保护,主要是从影响残肾功能的因素入手,以对症支持为主,尚缺乏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在保护腹透患者的残肾功能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前期申请人进行的临床实验已证实中药汤药可有效保护腹透患者的残肾功能。

但在临床中发现,透析患者由于需要对液体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且他们常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用于腹透治疗,对于煎煮药物缺乏耐心。因此,临床中患者常不能坚持长时间口服中药汤剂,使得中药干预治疗腹透这种确有疗效的治疗方式无法广泛推广使用,需要寻找一种更简便、有效的中药干预治疗手段。穴位贴敷法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自古以来在防病治病,扶正祛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其法更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使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输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具有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对药物的作用有相当高的敏感性。穴位贴敷疗法正是通过特定部位用相应药物刺激的直接作用,通过经络对机体的调整作用来间接影响全身,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

发明内容

为了能克服中药汤药增加腹透患者液体摄入量,且煎煮方法繁琐的缺点。根据实施例,本发明希望能提供一种无明显毒副作用,又能够明确保护腹透患者残肾功能的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从而增强腹透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本发明还希望提出前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虽然慢性肾脏病的种类众多,表现各异,可归属于多种病证中。但临床研究发现一旦患者进入透析期后则大致的中医证型趋于统一,主证以正虚证为主,主要累及脾、肾两脏,以气虚、阳虚多见;而兼证则以湿浊、血瘀为主。本穴位贴敷中药组成中,以黄芪、附子为君药,健脾温肾、益气利水;现代医学认为黄芪、附子等补益药物均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有效防止及延缓肾脏老化。其次,“久病入络,久漏宜通”,方中川芎、葛根、丹参以活血化瘀,通络宣痹。现代药理学证实丹参等活血药物具有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抗纤维化、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作用。除此以外,由于大多患者临床可出现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的症状,这是由于水不涵木、化火动风。因此,佐以夏枯草、白蒺藜疏肝、祛风。制大黄具有增加胃肠道排泄毒素,改善代谢的作用。上述药物共奏“健脾益肾、活血祛风”之效。

在选穴方面,肾俞是肾之背俞穴,乃肾气输注之所;是临床治疗肾脏病的常用穴位之一。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腧穴、原穴,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故肾脏病当取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其功效:滋肾阴、壮肾阳、益肾精、纳肾气。肓俞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为足少阴、冲脉之会。《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载:“……肓俞。谓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于肾。”肓俞内循三焦油膜,而三焦总司人体气化,为气机之枢纽。肓俞穴为肾经要穴,具有利尿通淋、化湿利浊、补肾阳,温脾以驱中下焦之湿浊之效。本实验选取以上三个穴位,意在温补脾肾,益气活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1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