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唯一可译码的多址上行接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0223.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启月;刘灏;李亚添;孟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址 译码 基站 上行 映射 多址接入技术 译码编码器 单位频带 符号矢量 上行链路 译码码字 用户发送 用户终端 发射端 接收端 集合 通信 | ||
一种基于唯一可译码的多址上行接入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唯一可译码的多址上行接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多址接入方法单位频带利用率低以及通信的可靠性低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对于上行链路,发射端是用户,接收端是基站;假设有M个用户终端,对于第m个用户,1≤m≤M;将第m个用户通过唯一可译码编码器Cm进行编码,得到唯一可译码码字集合Am,编码后的信息序列为vm,二、将vm进行BPSK调制映射,映射后的符号矢量为xm;三、基站BS接收信号为y,四、基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得到用户发送的信息。本发明用于多址接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址上行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无线移动通信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址接入技术一直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
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的频分多址接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FDMA)、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时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多址技术的演进极大的推动了无线移动通信的更新换代进程。
目前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机器也加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现有多址接入方法单位频带利用率低以及通信的可靠性低。随着这些大规模的用户接入,如何在有限的频带资源和时间资源环境中,同时服务更多的用户,提高单位频带的频谱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兼顾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是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面临的巨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多址接入方法单位频带利用率低以及通信的可靠性低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唯一可译码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
一种基于唯一可译码的上行多址接入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对于上行链路,发射端是用户,接收端是基站;
假设有M个用户终端,对于第m个用户,1≤m≤M;设第m个用户信息矢量为bm,bm中的每一码元属于伽罗华域GF(2),即bm取值0或1;
将第m个用户通过唯一可译码编码器Cm进行编码,得到唯一可译码码字集合Am,编码后的信息序列为vm=(vm,1,vm,2,…,vm,n,…,vm,N),
其中,vm为唯一可译码码字集合Am中的一个元素,是一个N维矢量;N为每一个用户的码字长度;vm,n为编码后的信息序列中第n个信息位;
步骤二、将vm进行BPSK调制映射,映射后的符号矢量为xm=(xm,1,xm,1,…,xm,n,…,xm,N),即当vm,n=1时,xm,n=1;当vm,n=0时,xm,n=-1,
其中1≤n≤N,xm,n为第n个符号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0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反馈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获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