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9944.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林;郝冬宇;林凯峰;夏德斌;范瑞清;扈颖慧;姜艾锋;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45/34 | 分类号: | C06B45/34;C06B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氟铝高释能 燃料 | ||
一种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释能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氟铝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微米铝粉,微米铝粉表面含氟壳层厚度在100nm左右,对于纳米铝粉来说,100nm的含氟壳层过于厚重,影响其性能的问题。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由去除氧化膜的纳米铝芯和壳层组成;方法:一、将HF溶液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二、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纳米铝粉,常温搅拌,得到含铝粉的混合溶液;三、向含铝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全氟羧酸溶液,常温搅拌,得到粗产物;四、将粗产物采用无水乙醇洗涤并减压过滤,得到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本发明用于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释能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推进剂是一种特定性能的含能复合材料,是导弹、卫星等各类固体发动机的动力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战略目标的提升,对固体推进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铝粉做为一种新型的固体推进剂添加剂,极大的提高了其燃速、比冲,且在燃烧过程中无明显凝聚现象,因此,纳米铝粉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纳米铝粉表面活性高,比表面积大,因此其储存及制备都存在一定难度,现阶段常用的制备纳米铝粉的方法为电爆法,即通过高压电弧轰击铝箔表面,同时体系中注入微量氧气,使其表面具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但这一层氧化膜对推进剂并无帮助,同时由于比表面积大,质量占比较高,导致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
由于氟与铝的高焓能(Al-F为664±6kJ/mol、Al-O为512±4kJ/mol),制备新型纳米氟铝复合材料在近些年被广泛的研究。Osborne等人报道了聚四氟乙烯/铝粉复合物,提出含氟表面与铝粉在300℃左右会出现一个“预燃烧”过程,生成氟化铝同时释放热量。现阶段氟铝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通常有两种:(1)通过机械球磨或物理混合在金属铝粉中引入含氟物质;(2)通过一定化学键合,在铝粉氧化膜外包覆一层掺氟高聚物。此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解决表面氧化铝存在对铝粉性能的影响,同时此二种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微米铝粉,微米铝粉表面含氟壳层厚度在100nm左右,对于纳米铝粉来说,100nm的含氟壳层过于厚重,反而影响其性能。因此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构建一层均匀的核壳结构的氟铝复合物,并且能极大提升纳米铝粉的能量释放能力是当前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氟铝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微米铝粉,微米铝粉表面含氟壳层厚度在100nm左右,对于纳米铝粉来说,100nm的含氟壳层过于厚重,影响其性能的问题,因而提供一种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由去除氧化膜的纳米铝芯和壳层组成;HF溶液处理纳米铝芯得到去除氧化膜的纳米铝芯,同时生成Al2F1.5(OH)1.5·0.375H2O铝源,再以Al2F1.5(OH)1.5·0.375H2O铝源和全氟羧酸反应形成的全氟羧酸铝交联网络作为壳层。
一种纳米氟铝高释能燃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质量百分数为1%~10%的HF溶液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所述的质量百分数为1%~10%的HF溶液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0.5~2);
二、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纳米铝粉,常温搅拌3min~10min,得到含铝粉的混合溶液;
步骤一中所述的质量百分数为1%~10%的HF溶液的体积与步骤二中所述的纳米铝粉的质量比为10mL:(1~3)g;
三、向含铝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度为5g/L~20g/L的全氟羧酸溶液,常温搅拌2h~8h,得到粗产物;
所述的浓度为5g/L~20g/L的全氟羧酸溶液中溶剂与步骤一中所述溶剂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9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