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和预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它们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19459.8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帆;张军辉;林洁;赵惠;赵瑾;夏先知;张天一;马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10/06;C08F210/06;C08F210/16;C08F4/6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烯烃 聚合 催化剂 体系 聚合催化剂 组合 它们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用于烯烃聚合的预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它们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体系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烷基铝化合物;及外给电子体;内给电子体含有式I所示的二醚化合物,外给电子体含有式II所示的内酯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内酯化合物作为外给电子体、以烷基铝作为助催化剂,与含有二醚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固体催化剂组分配合使用,这种催化剂体系用于烯烃聚合时,不仅催化活性和立构定向性高,且氢调敏感性比较好,共聚乙烯能力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用于烯烃聚合的预聚合催化剂组合物,及它们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聚烯烃技术的核心Ziegler-Natta催化剂主要包括镁/钛/内给电子体。US4971937最早公开了1,3-二醚化合物用作内给电子体时,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和定向性。之后CN1143651、CN1539857、CN1636023、CN101724102、CN102040690A等分别公布了所开发的具有特定结构的二醚或二醚与其他化合物复配作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体系,具有改善氢调、提高立构定向能力等特点。
目前聚烯烃产品应用趋向多样化,对一些特定应用场合,不仅要求催化剂的活性、立构定向性等较好,且对催化剂的其它性能,如共聚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催化剂常与烷基铝和外给电子体共同配合使用,组成完整的催化剂体系。外给电子体具有种类丰富、添加灵活可控、对催化剂各项性能影响大等显著特点,因而通过选择合适的外给电子体来调控催化剂的整体性能是催化剂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选择外给电子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对催化剂性能的改善、成本、环境因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在用于烯烃的聚合时,该催化剂体系活性和氢调敏感性高,且在用于乙烯/丙烯共聚时有较好的共聚乙烯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含有:
(1)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
(2)烷基铝化合物;以及
(3)外给电子体;
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含有式I所示的二醚化合物,
式I中:
RⅠ、RⅡ、RⅢ、RⅣ、RⅤ和RⅥ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原子、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和C7-C20芳烷基中的一种,RⅦ和RⅧ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中的一种;其中,RⅠ-RⅥ的基团间任选地键接成环;
其中,所述外给电子体含有式II所示的内酯化合物,
式II中:
R为式III所示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