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9284.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1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战;马玉;刘昊;吴伟;李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式 检波器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涉及物探装备技术领域,该埋置工具包括手摇钻具部,手摇钻具部包括钻杆,钻杆的外壁上设置能旋转钻削软土层形成检波器埋置孔的螺旋片,钻杆的顶部设置摇把结构,钻杆上沿轴向贯通设置钻杆内孔,钻杆内孔内套设能转动且能沿钻杆轴向移动的脱离杆结构,脱离杆结构的底部设置能容置且轴向定位检波器的插接部。该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能实现顶部出线的宽频检波器在沙漠软土地区的埋置,改善宽频检波器与大地的耦合效果,提高埋置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探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两宽一高”技术的推广,宽频检波器单点接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每道仅有1只或2只检波器,每只检波器与大地的耦合效果都会对测线的采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需要每只检波器均有良好的接收效果,进而检波器埋置状态及埋置工艺开始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许多宽频检波器尾部有尾锥,顶部引出电缆,整体上为圆柱形状。以前的普通检波器的埋置工具和工艺不能适合于这种宽频检波器,为了改善耦合效果,减少风沙等干扰信号,是需要将检波器整体埋置于地面之下的,但目前没有埋置宽频检波器的适合的工具,只能采用人工挖坑埋置方式,在沙漠软土地区,由于流沙流动性强,不能成孔,挖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并且埋置深度较浅。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以实现沙漠软土地区宽频检波器的埋置,满足宽频检波器与大地的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及埋置方法,该工具及埋置方法能实现顶部出线的宽频检波器在沙漠软土地区的埋置,改善宽频检波器与大地的耦合效果,提高埋置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摇式检波器埋置工具,包括手摇钻具部,所述手摇钻具部包括钻杆,所述钻杆的外壁上设置能旋转钻削软土层形成检波器埋置孔的螺旋片,所述钻杆的顶部设置摇把结构,所述钻杆上沿轴向贯通设置钻杆内孔,所述钻杆内孔内套设能转动且能沿所述钻杆轴向移动的脱离杆结构,所述脱离杆结构的底部设置能容置且轴向定位检波器的插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离杆结构包括芯管,所述芯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推环,所述推环内设置沿轴向贯通的直径向上渐缩的锥孔,所述锥孔构成所述插接部;所述芯管的顶部设置能带动所述芯管转动且能带动所述芯管沿所述钻杆轴向移动的脱离杆手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推环的侧壁上沿轴向贯通设置推环透槽,所述芯管的侧壁底部与所述推环透槽对应的位置向上延伸设置芯管底透槽,所述芯管的侧壁位于所述芯管底透槽上方的位置设置延伸至芯管顶端的芯管豁口,所述芯管豁口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芯管底透槽的周向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芯管豁口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手柄套管,所述手柄套管内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脱离杆手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钻杆的底端为夹持管,所述推环滑动套设于所述夹持管内;所述钻杆的侧壁上贯通设置能与所述芯管底透槽和所述芯管豁口连通对齐的钻杆透槽,所述夹持管的侧壁上贯通设置能与所述推环透槽连通对齐的夹持管透槽,设定所述钻杆钻削旋转方向为第一方向,设置与所述钻杆钻削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钻杆的侧壁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钻杆透槽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钻杆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方第一距离处水平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钻杆透槽连通设置;所述脱离杆手柄能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能下移旋转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片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管的外壁底部的小螺旋片,所述夹持管的外壁上部和所述钻杆的外壁上设置长螺旋片,所述小螺旋片上与所述夹持管透槽相对的位置设置小螺旋片透槽,所述长螺旋片上与所述夹持管透槽和所述钻杆透槽相对的位置设置长螺旋片透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