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9207.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4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彩彩;肖溪;葛志伟;万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C02F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花米草 中的 酮类 物质 抑制 藻类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中的应用,包括:将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加入到含有藻类的水体中,使水体中黄酮类化感物质的浓度大于0.1g/L。本发明从互花米草中提取可抑制藻类生长的黄酮类化感物质,不仅可治理控制有害藻类的爆发,还可实现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排入沿海近岸水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有害藻类的爆发,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生产和海洋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了人类健康。如何控制有害藻类爆发,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治理赤潮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或人工打捞、黏土絮凝和遮光技术等,物理法直接清除水体中的藻类,该方法只能局限于小水体或大水体的局部水域;化学方法使用杀菌灭藻剂,会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平衡;生物方法的应用也会带来其他生态问题。上述方法存在费用高、不易控制、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等不足,使得这些方法难以推广。
近年来,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有害藻类已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化感物质是一类由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易降解,生态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寻找并提取有效的植物化感抑藻活性物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而在互花米草生物材料中富含黄酮类物质。互花米草是外来物种,我国引入互花米草最初是因为它的生态优势——具有保滩护堤、促於造陆的作用,然而互花米草适应性很强,繁殖迅速,对海岸潮间带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于200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16种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互花米草是其中唯一一种海岸盐沼植物,该植物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最重要的入侵植物。目前控制互花米草的手段成本较高、成效不显著,综合利用互花米草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未来防治互花米草的有效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中的应用,从互花米草中提取可抑制藻类生长的黄酮类化感物质,不仅可治理控制有害藻类的爆发,还将互花米草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在抑制藻类生长中的应用,包括:
将互花米草中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加入到含有藻类的水体中,使水体中黄酮类化感物质的浓度为大于0.1g/L。
本发明将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中提取的天然植物黄酮类化感物质,作为新型环保的藻类生长抑制剂,通过化感作用治理和控制有害藻类的爆发,不仅可以控制有害藻类的生长,同时将互花米草变害为宝,一举两得。
本发明中利用互花米草黄酮类化感物质进行球形棕囊藻的抑藻活性验证中发现其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较高浓度下藻细胞呈现负增长趋势。该黄酮类化感物质来源于天然植物,易降解,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性,适合在自然水体中使用。
所述的黄酮类化感物质为夏佛塔苷、异荭草苷、牡荆苷、金圣草黄素-8-C-葡萄糖苷、麦黄酮、黄酮木质素A和黄酮木质素B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数计,黄酮类化感物质中包括:
优选的,使水体中黄酮类化感物质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2g/L。
上述浓度的黄酮类化感物质对藻类的抑制率非常高,接近于100%。
进一步优选的,使水体中黄酮类化感物质的浓度为0.8~2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电化学元素提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900高效混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