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信装置以及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9052.5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方俊;牛旭恒;李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1 | 分类号: | H04B10/11;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李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通信 装置 以及 用于 传输 接收 信息 方法 | ||
公开了光通信装置以及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光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以及控制器,其能够通过至少两种驱动模式来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至少两种驱动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频率,其中,当以相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时,用于传输第一信息;当以不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时,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信息不同的其他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信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通信装置(在本文中也称为“光标签”)以及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条形码和二维码已经被广泛采用来对信息进行编码。当用特定设备或软件扫描这些条形码和二维码时,相应的信息就会被识别出来。然而,条形码和二维码的识别距离很受限制。例如,对于二维码而言,当用手机摄像头对其进行扫描时,该手机必须置于一个比较近的距离内,该距离通常只是二维码的宽度的15倍左右。因此,正常大小的条形码和二维码无法实现远距离识别。可以通过定制非常大的条形码和二维码来实现远距离识别,但这会带来成本的显著上升,并且在许多情形下由于其他各种限制(例如空间限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于条形码和二维码在识别距离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在许多应用场景下存在不便之处。例如,在通过手机扫描张贴的二维码来购票或购买商品时,如果人数过多,会使得离二维码较远的人无法通过手机识别出二维码,而必须等待前面的人离开后才能靠近二维码以进行相应操作,这是极为耗时且不方便的。因此,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信息识别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光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以及控制器,其能够通过至少两种驱动模式来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至少两种驱动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频率,其中,当以相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时,用于传输第一信息;当以不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时,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信息不同的其他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使用至少两个光源来传输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能够通过至少两种驱动模式来驱动,所述至少两种驱动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频率,所述方法包括:当需要传输第一信息时,以相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以及当需要传输与所述第一信息不同的其他信息时,以不同的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使用至少两个光源来传输信息的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源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光通信装置;以及用于识别由所述光通信装置传输的信息的设备,其被配置用于:对所述光通信装置进行成像;提取所述光通信装置中的第一光源的图像和所述光通信装置中的第二光源的图像;比较所述第一光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图像;以及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共同传递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光通信装置传输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光通信装置进行成像;提取所述光通信装置中的第一光源的图像和所述光通信装置中的第二光源的图像;比较所述第一光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图像;以及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共同传递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光通信装置传输的信息的装置,包括成像器件、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能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9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