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8322.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文;胡浩龙;赵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B63G8/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壳 耐压 耐压壳体 深海潜水器 舱口盖 溢流阀 高压气瓶 外侧设置 舱口 材料要求 缓流腔 腔体 海水 体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壳体,属于深海潜水器领域。该耐压壳体包括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之间的腔体内有海水;外耐压球壳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溢流阀,内耐压球壳上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在内耐压球壳上的缓流腔内;内耐压球壳的外侧还设置有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与腔体连接;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出入舱口,出入舱口处的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出入舱口盖基座,出入舱口盖基座上设置有出入舱口盖;解决了潜深不变球壳半径增加的情况下,耐压壳体的材料要求难以实现的问题,能够保证潜深不变、球壳半径增加的同时降低结构所受外载,保障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深海潜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壳体。
背景技术
深海潜水器是目前进行海洋研究的重要装备之一,可以运载科研人员进入深海进行科研工作。耐压壳体是保障深海潜水器中科研人员健康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部分。现有的大型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干式空间有限,载人球壳的内径只有2m左右,能够携带的科研人员有限。
σ表示球壳薄膜应力,t表示球壳厚度,R表示球壳半径,P表示计算压力。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保持相同计算压力和应力状态的情况下,若要增加球壳半径,则相应地需要增加球壳厚度。以4500m深海潜水器为例,经过加工后的球壳厚度为55mm左右,根据现有工艺,制作该深海潜水器球壳的钛合金板材厚度约为90mm左右。如果将4500m深海潜水器增加一倍即增加至4m,则制造材料的厚度也需要增加一倍,即需要厚度约为150mm-180mm左右的钛合金板材,以目前的加工能力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壳体。
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壳体,包括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之间的腔体内有海水,海水的压强为预定值;
外耐压球壳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溢流阀,内耐压球壳上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在内耐压球壳上的缓流腔内;
内耐压球壳的外侧还设置有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与腔体连接;
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出入舱口,出入舱口处的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出入舱口盖基座,出入舱口盖基座上设置有出入舱口盖。
可选的,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观察窗;
观察窗位置处的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基座;
观察窗基座之间设置有观察窗玻璃。
可选的,第二溢流阀与电动开关阀连接。
可选的,溢流阀由阀芯、推杆和预紧弹簧组成;
阀芯和预紧弹簧在溢流阀的内部腔体中,阀芯的一端与预紧弹簧的一端连接,推杆在溢流阀的内部腔体中的一端与预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的,在深海潜水器下潜,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之间的腔体内的海水的压强大于预定值时,腔体内的海水通过第二溢流阀流入缓流腔,令腔体内的海水的压强保持在预定值。
可选的,在深海潜水器在预定深度以内上浮时,第二溢流阀关闭,高压气瓶通过单向阀向外耐压球壳和内耐压球壳之间的腔体内充气,腔体内的海水通过第一溢流阀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