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8258.6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丽;赵爽英;顾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0 | 分类号: | C07C67/00;C07C69/716;C07G1/00;C08H7/00;B01J19/18;B02C18/14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法 生物 乙酰 丙酸 改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固定安装有反应筒,所述反应筒一端可拆卸密封安装有筒盖,所述反应筒上端安装有用于向反应筒内添加生物质的进料斗和用于存储乙醇、无机酸的两个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侧面和进料斗下端均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储液箱侧面的控制阀通过第一管道与两个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将储液箱中的溶液吸出来的输液泵。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能够实现缩短木质素的萃取时间,从而缩短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周期,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速度和效率,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酰丙酸乙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一步法”进行醇解得到;该合成路径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的优点,但由于生物质内含有不能反应的木质素组分,因此在醇解制取乙酰丙酸乙酯前需要先将生物质中的木质素萃取出来;传统的萃取方法是向生物质中加入乙醇,然后在高压条件下等待至少三个小时,之后,再将溶液排净,重新向生物质中加入含有酸液的乙醇,然后加热即可制取乙酰丙酸乙酯,可见,整个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耗在木质素的萃取作业中,这也是导致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传统的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普遍不高,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速度和效率较低,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缩短乙酰丙酸乙酯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实用性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步法由生物质制乙酰丙酸乙酯的改进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固定安装有反应筒,所述反应筒一端可拆卸密封安装有筒盖,所述反应筒上端安装有用于向反应筒内添加生物质的进料斗和用于存储乙醇、无机酸的两个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侧面和进料斗下端均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储液箱侧面的控制阀通过第一管道与两个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用于将储液箱中的溶液吸出来的输液泵;
所述反应筒内壁上端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洒乙醇、无机酸的喷嘴,所述反应筒内壁内部设置有与喷嘴连通的输液道,所述输液道通过控制阀与第一管道连通;
所述反应筒上还安装有加压装置和加热装置;
所述反应筒内壁上远离筒盖的一端和筒盖内壁上开设有容纳槽,两个容纳槽之间滚动安装有粉碎轴,粉碎轴上固定安装有多片粉碎刀片,容纳槽内设置有固定套装在粉碎轴上的磁性搅拌片,容纳槽的槽口上可拆卸密封安装有密封片,且该密封片套在粉碎轴上并与之密封滚动连接,所述反应筒外壁上远离筒盖的一端和筒盖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磁性搅拌片自转的电磁搅拌器;
所述反应筒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排出反应筒内的液体的过滤出液装置和与过滤出液装置连通用于蒸发该液体的蒸发器,所述反应筒上端还安装有用于液化蒸发器生成的蒸汽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管道与蒸发器和储液箱连通;所述反应筒下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排出反应筒内的乙酰丙酸乙酯混合液的出液管。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用于向反应筒内充气的充气泵和用于测量反应筒内气压的气压表。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镶嵌在反应筒内壁上的多个电加热器和设置在反应筒外壁上用于测量反应筒内部温度的温度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睿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