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脸肉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6338.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9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买银胖;皇甫幼宇;郝振修;徐飞;孙森伟;马路石;高雪琴;付丽;张一鸣;申晓琳;刘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40 | 分类号: | 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聂智良 |
地址: | 45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方便食用 食用 口感筋道 存储 储存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脸肉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的牛脸肉的加工方法,便于工业化生产加工牛脸肉,且加工出来的牛脸肉便于储存与食用,相对传统牛脸肉的食用来说,存储时间长,附加产值高,方便食用以及运输;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牛脸肉口感筋道,营养丰富,方便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牛脸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牛脸肉是指肉牛脸部的肉,这个部位的肉的特点是,非常嫩滑,是牛肉中最嫩滑一种部位,瘦肉与脂肪结合得非常好。牛脸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与牛肉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价格方面却相对要低廉得多。牛脸肉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及多种维生素,钙、铁,非常不错。现有技术中,对牛脸肉的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剔骨、脱毛,简单卤制后,连同其它牛杂用于制作卤水拼盘、牛杂汤等,工艺相对粗放,产品附加值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牛脸肉的加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牛脸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牛脸肉800~1000份、食盐7~9份、白砂糖0.9~1.2份、味精0.4~0.5份、老抽1~3份、花椒0.7~0.8份、八角0.5~1.0份、牛胶原蛋白12~20份、丁香0.4~1.0份、谷氨酰氨转胺酶2~5份、清水150~200份;
S2,将步骤S1中牛脸肉残余的硬骨以及毛茬清理干净,修去天梯、眼球、耳蜗;随后将牛脸肉放入沸水锅中,烫煮1~3min;烫煮后的牛脸肉快速放入混有冰块的水中冷却清洗;清洗完成后,捞出沥干水分,得到预煮牛脸肉;
S3,将步骤S1中的花椒、八角、丁香装入到纱布中,制成料包;将称量好的清水放入煮锅中,随后放入料包、预煮牛脸肉、食盐、白砂糖、味精、老抽,进行煮制;在煮制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波仪器辅助煮制;煮至完成后,捞出牛脸肉,得到熟制牛脸肉;随后将锅中肉汤的浮油撇去,过滤肉汤,得到肉清汤;
S4,将熟制牛脸肉快速分割后放入容器中,倒入肉清汤,待熟制牛脸肉与肉清汤的温度到45℃~55℃时加入谷氨酰氨转胺酶以及牛胶原蛋白,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牛脸肉混合物;
S5,将牛脸肉混合物倒入相应的已经消毒的具有排气孔的模具中,密封;
S6,将密封好的模具放入到冷库静置,静置时间4~8h,静置温度 0~4℃;静置过程中,每隔30~45min使用排气针对模具进行排气;
S7,静置结束后,将模具送入急冻库或通过速冻机冷冻;
S8,冷冻成型后,脱模,得到成型肉块,将成型肉块进行切片后包装,得到牛脸肉切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煮制过程的煮制温度为85~95℃,煮制时间为35~50min;所述超声波辅助过程中采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5~20kHz,功率为300~600W。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模具采用紫外线灭菌消毒。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速冻温度为-30℃~-35℃,被速冻的肉块中心温度达到-10℃~-12℃。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
本发明是对牛脸肉的加工方法,本加工方法得到的牛脸肉可以直接加热食用,或者进行涮烤也可以。适合家庭或者饭店直接使用,无需再进行繁琐的清洗或者加工步骤。本发明的牛脸肉是熟制的牛脸肉,采用冷藏的储存方法,货架期更长,可长期储存。
本发明对牛脸肉进行了烫煮以及煮制两次处理。烫煮的过程为了除去牛脸肉上未清洗掉的血水,而且还具有去除腥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