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5024.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连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得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光层 遮光线 数据线区 漏光区 漏光 液晶显示器 像素边缘 薄膜晶体管 边缘设置 光线传递 外部设置 吸光材料 入射光 数据线 遮光层 遮光剂 粘合 交合 漏出 涂抹 吸收 吻合 扫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几乎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漏光就是液晶屏幕跟框架吻合不紧密导致灯管光直接透射出来,液晶显示器漏光是常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液晶显示器基本上无法避免漏光的发生,只不过程度的问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提出了更为苛求的品质要求。
现有中国专利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1010547159.7),其像素结构包括:一栅极扫描线、一平行于栅极扫描线的公共电极线、一浮置遮光线、一数据线以及透明像素电极。其中数据线设置于浮置遮光线上方,且该数据线宽度小于浮置遮光线宽度;在数据线与透明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有机绝缘层,由于该有机绝缘层具有较低介电常数和较大厚度,能够减小数据线与透明像素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在提升像素开口率的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垂直串扰的风险;透明像素电极与浮置遮光线有部分交叠,以防止像素电极边缘电场引起的漏光,进而可以减小黑色矩阵的宽度,提升像素开口率。
另现有中国能防止漏光的液晶显示器和组装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CN201310216438.9),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触控模组、一背光模组、以及一设置于该触控模组和背光模组之间的显示模组。该触控模组和该显示模组之间设置一第一粘合件,该第一粘合件包括一粘合层和一设置于粘合层上方的挡光层,该挡光层包括一贴合于该粘合层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垂直延伸出来的垂直部,该水平部和该第一粘合层粘合于该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之间,该垂直部粘合于该触控模组的侧边缘。本发明通过在该触控模组的侧边缘贴附一挡光层,从而有利于防止该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过显示模组后从触控模组的侧边缘泄露。
现有技术大多通过用遮光材料做涂覆遮光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子产品内部空间有限,较薄的遮光材料遮光效果不好,仍然有较多的光透过;而且遮光材料的涂覆位置、尺寸和形状较难控制,不易操作;涂覆的遮光材料化学性质不稳定,长时间接触后容易导致光学胶变色,影响外部观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本发明在漏光区设置吸光层,通过吸光层可以完整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可以降低甚至完全吸收边缘漏出的光线;通过在吸光层上方涂抹遮光剂,当液晶显示模组与边框外壳装配时将遮光剂挤出边框缝隙,之后将挤出的遮光剂去除,将缝隙中留存的遮光剂固化使其形成固态遮光层,可以进一步阻绝光线传递的通道,杜绝边缘漏光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液晶显示器像素边缘漏光的方法,其包括:
分别将同方向的TFT(薄膜晶体管)数据线、遮光线粘合至单独的整体,使其形成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
获取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将数据线区和遮光线区交合区外部设置为漏光区;
根据每侧数据线区、遮光线区各组点的长度值和宽度值扫描出漏光区的模型;
在漏光区设置用吸光材料制成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上述模型完全吻合,在吸光层上方或边缘设置遮光层。
优选地,所述遮光线设置在数据线上方,所述遮光区相应设置在数据线区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得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得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