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实际使用确定关于移动性的污染性质的指示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4888.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L·蒂博;P·德吉尔;G·考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IFP新能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B60W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法国里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足迹 移动性 指示符 污染物排放 驾驶风格 交通模式 速度曲线 宏观特性 环境影响 目标环境 时间区间 实际环境 智能手机 优选 污染 分解 驾驶 生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与用户的总体移动性的污染性质有关的指示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智能手机来确定软交通模式中的行程和机动车辆的行程;将所述车辆的宏观特性和表示用户的驾驶风格的实际速度曲线纳入考虑,借助于用于估计污染物排放的模型来确定与机动车辆的每一行程的污染物排放相关的实际环境足迹;将表示最佳驾驶风格的目标速度曲线纳入考虑,在所述用于估计污染物排放的模型中从所述机动车辆行程中的每一者中确定目标环境足迹;将所述机动车辆行程中的每一者的环境足迹分解成与车辆相关的足迹、与驾驶风格相关的足迹以及与路线的类型相关的足迹;将在给定时间区间内(优选地在一天内)软交通模式中的所有行程和机动车辆的行程纳入考虑来确定用户的移动性的总体环境足迹;确定针对用户的总体移动性的生态驾驶指示符和/或环境影响指示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驾驶的领域,更一般而言涉及鉴定用户的总体移动性的污染性质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改善空气质量是城市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点,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包括禁止某些被认为过于污染的车辆上路行驶(例如,CRIT'AIR环保标志)。然而,对于给定的车辆和给定的路线,污染物排放水平可以根据车辆的驾驶方式而显著变化。尽管这种影响是真实的,但关于这种影响还知之甚少,因为除了使用极其昂贵的实验室仪器之外,这种影响仍然难以量化。
申请人的法国专利申请FR 3 049 653描述了一种用于使用给定路线的宏观参数来确定来自给定车辆的污染物排放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仅考虑机动车辆的行程,而不考虑用户的驾驶风格,并且不允许生成生态驾驶指导。
在专利申请FR 3 049 653中可获得与用于估计污染物的模型有关的现有技术的详细情况。
在大规模上,估计污染物排放包括使用被称为“排放因子”的系数。这种办法最广为人知的实现被称为COPERT,但该办法未考虑实际使用,因为它关注给定车辆的均值而与其使用无关。
另外,引用专利申请EP 2 166 309 A2是有用的,该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向驾驶员显示瞬时污染物排放或直接经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来提供瞬时污染物排放的系统。然而,该申请中所描述的系统不能用于计算最大潜在可容许节省,也不能用于生成生态驾驶指导。另外,它不关注可以大规模部署的解决方案,因为它需要测量来自每一车辆的排放(在使用地图的情况下)或连接到每个车辆的控制单元,这在当前是不可能的。
关于生态驾驶,现有技术没有提供考虑空气质量的办法。通常采用的办法包括考虑燃料消耗和/或二氧化碳消耗,诸如举例而言,在申请人的专利申请FR 2 994 923中,其涉及用于确定车辆的行程的能量指示符并确定使能量消耗最小化的最优速度的方法。
在处理改善空气质量问题时,仍然需要解决对可以大规模推广的工具的需求,以使得用户能够对其移动性和驾驶风格负责。
为此,本发明可以用于产生完整系统,该完整系统可以允许每个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应用(此处被称为智能手机应用)在机动车辆和软交通模式中测量并改善该用户的总体移动性的污染足迹,而无需添加特定的传感器。该系统还有益于社区,从而允许他们控制在他们自己的地域上实际使用的排放水平。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数个层级上补充现有技术的用于确定污染物排放的方法:
-通过允许自动检测路线和交通模式,以便在智能手机上部署;
-通过添加下游生态驾驶组件以将驾驶员的行为纳入考虑;
-通过可任选地将它们与其他模型耦合,以控制和模拟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辆技术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P新能源公司,未经IFP新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4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