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棉纬平针织物的平幅丝光装置及丝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4869.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付少海;李敏;尉腾祥;张丽平;王冬;王春霞;田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7/08 | 分类号: | D06B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棉纬平 针织物 丝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棉纬平针织物的平幅丝光装置及丝光方法,属于纺织印染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根据不同区域线圈形态变化和结构参数调整区域网面的密度,确保每一个织物单元的受力相同,线圈形态变化均匀,克服了传统丝光过程中织物受力不均,线圈形态变化不匀的问题;同时采用醇类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液配置氢氧化钠溶液,使用超声波辅助处理,使氢氧化钠更容易均匀渗透到棉纤维内部,保证了溶胀的均匀性;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棉针织物,不仅光泽和染色性能好,而且手感柔软度、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优良,线圈形态均匀可控;本发明采用的醇类有机溶剂安全无毒,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不仅经济节能,而且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棉纬平针织物的平幅丝光装置及丝光方法,属于纺织印染前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针织物由孔状线圈相互串套形成,相比于机织物,针织物具有延伸性高,初始模量较低、弹性回复性能良好和手感松软等物理机械特性,所以针织物常被作为运动服、休闲服、内衣及手套袜类的重要面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崇尚休闲、舒适、回归自然,因而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针织服装倍受青睐,对针织物服用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丝光是改善针织物物理性能的关键工序,通过丝光能极大提升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弹性、柔软性、舒适性,增强针织物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吸湿性能,改善织物的强力、延伸度,降低棉针织物缩率大和易变形等缺点。针织物平幅丝光作为一种连续化处理工艺,能有效减少织物褶皱和损耗、提高重现性,对控制织物尺寸和线圈形态,增强针织物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吸湿性能,和改善织物的强力、延伸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针织物平幅印染工艺中的关键一步。
常规的丝光工艺是在张力的条件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对棉型织物进行处理。按碱液温度,其可分为冷丝光和热丝光工艺,热碱渗透性好但膨化效果差,冷碱较粘稠不易渗透,易造成表面丝光。申请号为CN201310400781.9的专利《棉织物二步浸碱法丝光工艺》公开了一种先浸轧热碱后浸轧冷碱的棉织物二步法丝光工艺;申请号为CN201310226669.8的专利《一种棉型织物丝光的方法》描述了一种采用高比例醇类有机溶剂和少量水与氢氧化钠混合而成的碱液对棉型织物进行丝光的方法;申请号为CN201010299014.X的专利《一种纯棉机织物的高效丝光方法》采用耐碱表面活性剂在低NaOH碱浓度下对纯棉机织物进行高效丝光处理,经处理后的织物丝光均匀性优良,大大减少了碱用量。上述专利大多针对棉机织物丝光工艺的探究,关于棉针织物平幅丝光过程中张力的控制及线圈形态均匀性的控制报道较少。《Fibers and Polymers》中名为《Dimensional Stabilization of CottonPlain Weft Knitted FabricUsing Mercerization Treatment》(2009;10:847-854)探究了纬平针织物尺寸稳定性与丝光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尺寸稳定性主要受张力的影响,但却并未提及如何有效控制丝光张力及针织物尺寸稳定性。公开杂志《Composites:Part A》中名为《Elastic properties prediction of a knitted composite with inlaidyarnssubjected to stretching:A coupled semi-analytical model》(2014;64:185-193)采用半解析模型推导了线圈所受张力与线圈结构参数的关系,并利用牛顿迭代法对不同单向张力下的线圈形态进行了预测;但并未给出能够实现控制丝光张力控制的可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控制丝光张力一致而带来的针织物线圈形态变化不匀、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棉纬平针织物的平幅丝光装置及丝光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棉纬平针织物的平幅丝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可活动带刻度的木框、夹具和调节器;
其中,所述调节器位于所述木框外侧,用于调节棉纬平针织物的网面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4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标洗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将染料釜和染色釜于一体的新型染色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