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同感知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4413.7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韬;李志伟;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82 | 分类号: | H04B17/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黄凤茹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同 感知 动态 频谱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协同感知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法与系统,动态频谱接入系统是面向动态频谱接入优化的基于FPGA的SDR平台;包括:计算机主机、FPGA和射频前端,能够与商用网卡实时通信;还包括在计算机主机和FPGA上优化的认知无线电模块;所述认知无线电模块包括频谱感知信息提取模块、协同频谱分析和频谱决策模块和上位机和FPGA相配合分析决策模块。本发明能够获取到更加丰富的无线网络底层频谱感知信息,并可以根据这些感知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得出详细的信道状况和干扰信道的原因,能够兼顾低延迟和准确性,更加即时准确地捕获频谱空洞,并加以利用,进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无线接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协同感知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从1997年发布的802.11b修正案,到如今已经商用的802.11ac协议,无线物理层的理论吞吐率也由最初的2Mbps提升到了6.9Gbps。然而,在不断提升的通信性能背后,无线频谱资源的使用,也从802.11a的20MHz频宽,提高到802.11ac的80MHz,甚至160MHz频宽。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而能够用于WiFi通信的频谱资源更是紧缺的,这种依靠提高频宽的方式提升网络通信速率的方式是存在极限的。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升通信效率,优化通信体验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中,通信质量和通信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噪声水平,多径效应,信道扰动等。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各种因素对通信的影响,有人提出了动态频谱接入的概念,用于在现有频谱资源下,提升信道利用率,缓解“无频可用”的问题。动态频谱接入系统需要无线设备具备了解自身通信状况、感知信道环境的能力,并能够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合理决策,重构自身通信参数,从而优化通信状况。
动态频谱接入是认知无线电中的一个概念,而认知无线电可以认为是软件无线电(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的一个子类,在研究和开发中有诸多共同点,因此常使用如GNU Radio等SDR平台来进行动态频谱接入。但传统的SDR平台有很多局限性,难以满足动态频谱接入的需求。这些局限性包括:
(1)很难实时获取无线网络底层信息,部分SDR平台无法实时获取;
(2)能够修改的底层通信参数有限。
此外,商用网卡虽然也能够获取部分无线网络底层信息,但在认知无线电中,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均无法与SDR平台相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协同感知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法与系统,在无线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和物理层中获取多种频谱感知信息,并实现基于这些频谱感知信息的协同分析和决策。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是本文对术语的约定:
MAC层:无线网络中数据链路层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层;
PHY层: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
Low MAC:是指MAC层中时序要求较高,与PHY层紧密相连的部分;
FIFO:FPGA中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实现的先入先出硬件电路模块;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
上行:FPGA向上位机方向;
下行:上位机向FPGA方向;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
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软件无线电;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4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销退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挡网状层叠式气幕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