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管壳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3072.1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正强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管壳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管壳及其安装方法,其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保温结构、中层保温结构、外层保温结构,每层保温结构的内外表面设置有加强基材结构以固定保温层,每层保温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凹凸模块,使得两个保温管壳可以严密的相互扣合,保温效果优良。底层保温结构的两端与高温管道之间设置有滑动装置以及滚动体,可以支撑整个保温管壳在保温管道上滑动,且能够提前预制,现场施工装卸快捷、安全,能够降低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施工的风险和维护成本。保温管壳的底层保温结构、高温管道与滑动装置之间设置有薄空气层,使得节能效果大大提高、保温层过厚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能合理降低保温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工程领域,是一种绝热复合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保温管壳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中、高温管线(300℃~800℃)的保温工程中,主要采用的保温材料为高温岩棉、硅酸铝或硅酸镁等,使用时现场裁剪、裹覆保温材料,再用铁皮或彩钢板材包覆而成。这些保温材料松散、不成形,使得现场工作时具有工作强度大、风险大的缺点。因此,在保障保温管壳保温效果的前提下,如何保持管壳规格规范、安全耐用和外观美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管壳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中、高温管线散热量大、绝热工程现场施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大、维护成本高、保温效果不理想等工程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温管壳,主要由底层保温结构、中层保温结构、外层保温结构和加强基材结构组成,所述保温管壳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底层保温结构、中层保温结构、外层保温结构,所述底层保温结构、中层保温结构和外层保温结构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加强基材结构,以固定各个保温层结构;
其中,所述底层保温结构、中层保温结构和外层保温结构的一端为凸出的阶梯式结构,另一端为凹进的阶梯式结构。
所述底层保温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度大的底层凸模块、底层凹模块;所述中层保温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度大的中层凸模块、中层凹模块;所述外层保温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度大的外层凸模块、外层凹模块。
所述底层保温结构的密度为80-180kg/m3、所述底层凸模块、底层凹模块的密度为150-350kg/m3;
所述中层保温结构的密度为50-130kg/m3、所述中层凸模块、中层凹模块的密度为130-350kg/m3;
所述外层保温结构的密度为30-90kg/m3、所述外层凸模块、外层凹模块的密度为100-250kg/m3。
所述底层保温结构的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保温性能,包括所有使用温度超过600℃的保温材料:密度为100-200kg/m3的硅酸铝纤维棉、硅酸镁纤维棉、气凝胶、硅酸钙或高温岩棉(密度80-100kg/m3)中的一种;
所述中层保温结构的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中温保温性能,采用不少于1层的保温材料构成,包括所有在此中温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在0.023-0.259W/m·K范围内的保温材料:60-100kg/m3的低密度的硅酸铝纤维棉(密度128kg/m3)、硅酸镁纤维棉、高温岩棉、气凝胶或复合硅酸盐中的一种;
所述外层保温结构的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低温保温性能,采用不少于1层保温材料构成,包括所有在此低温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在0.013-0.189W/m·K范围内的保温材料:超细玻璃棉(密度110-180kg/m3)、气凝胶或复合硅酸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正强,未经徐正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