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3035.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薛铜龙;冯文慧;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3/18 | 分类号: | D06B23/18;D06B23/0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洗 衣物 氯乙烯 残留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它是针对现有干洗机的洗涤溶剂主要采用四氯乙烯,由于干洗过程不能确保所洗衣物上的四氯乙稀全部蒸发干净,导致衣物中残留的四氯乙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它主要包括3个区域,装衣区、密闭的处理区和面对顾客的卸衣区,在3个区域内安装有电动推杆,挂衣a杆,挂衣架(可以有多个),密封自动推拉a门,挂衣b杆,双向电动推杆,电机,活性炭吸附器,四氯乙烯浓度计,密封自动推拉b门,挂衣c杆,鼓风机,蒸汽盘管。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通过对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真正实现四氯乙烯残留的零排放,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涤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干洗机的洗涤溶剂主要采用四氯乙烯,由于干洗过程不能确保所洗衣物上的四氯乙稀全部蒸发干净,导致干洗后衣物中总有少量残留的四氯乙烯,由于四氯乙稀是剧毒物,衣物中残留的四氯乙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也就是市面上常说的“干洗的衣服“有毒”,最好晾3至6天再穿”。干洗后的衣服“有毒”不能直接穿在身上,否则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干洗后的衣服晾3至6天再穿,也不科学,衣服中残留的四氯乙烯直接扩散到大气中,就会破坏臭氧层,或诱发“雾霾”的产生,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避免干洗后衣物中少量残留的四氯乙烯,给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污染,提供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处理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的残留,从而达到健康和环保的目的,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四氯乙烯干洗机,干洗后衣物中总有少量残留的四氯乙烯,提出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处理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的残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针对四氯乙烯干洗机,干洗后衣物中总有少量残留的四氯乙烯,所述的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3个区域,装衣区、密闭的处理区和面对顾客的卸衣区。在3个区域内安装有电动推杆,挂衣a杆,挂衣架(可以有多个),密封自动推拉a门,挂衣b杆,双向电动推杆,电机,活性炭吸附器,四氯乙烯浓度计,密封自动推拉b门,挂衣c杆,鼓风机,蒸汽盘管。
所述的装衣区,用于把干洗后含有少量残留四氯乙烯的衣物,穿在挂衣架,然后挂到挂衣a杆上,最后再用电动推杆把挂衣架从挂衣a杆推至挂衣b杆上。在装衣区内,挂衣a杆安装在装衣区顶板处,挂衣a杆上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内杆可以灵活的把挂衣架推动。
所述的密闭的处理区,是一个密闭的区域,用于把挂衣b杆上穿在挂衣架的衣物(干洗后含有少量残留四氯乙烯)进行衣物中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最后再用双向电动推杆把挂衣架从挂衣b杆推至挂衣c杆上。在密闭的处理区,顶板处安装有电机、活性炭吸附器,挂衣b杆装在电机轴上,挂衣b杆上有双向电动推杆,双向电动推杆的内杆可以灵活的把挂衣架推动,密闭的处理区底部安装有蒸汽盘管、鼓风机,在密闭的处理区内,还安装有四氯乙烯浓度计。
所述的面对顾客的卸衣区,用于把处理后的衣物发送给顾客。在面对顾客的卸衣区内,挂衣c杆安装在面对顾客的卸衣区顶板处。
在装衣区与密闭的处理区之间安装有密封自动推拉a门,在密闭的处理区与面对顾客的卸衣区之间安装有密封自动推拉b门。
挂衣b杆与挂衣a杆、挂衣c杆之间有小的间隙,其间隙小于挂衣架的挂钩直径,以便把挂衣架从挂衣a杆推至挂衣b杆上,从挂衣b杆推至挂衣c杆上。
本发明所述的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处理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主要过程是:
在装衣区,把干洗后含有四氯乙烯残留的衣物穿在挂衣架上,然后挂到挂衣a杆上,再打开密封自动推拉a门,用电动推杆把挂衣架从挂衣a杆推至挂衣b杆上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