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灌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3002.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5004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灌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田灌溉方法。在农作物种植前对土壤深耕,细耙1‑2遍,在农田内起垄设置方格形种植块;在整块农田上沿种植块边缘分别开挖横向水沟和纵向水道,横向水沟和纵向水道全部相通,纵向水道与水源相通;在纵向水道底部铺设防渗塑膜,在横向水沟底部土壤中铺设火山石,且在横向水沟底部开设截面为梯形的土坑;灌溉时,把灌溉的水源不断放入纵向水道中,水从纵向水道进入横向水沟,再进入土坑中,所有土坑灌满即完成一次灌溉。本发明的灌溉方法相比传统漫灌更节约用水,相比滴管喷灌方式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管道铺设,性价比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田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技术中,遇到干旱天气进行农田灌溉才能保证农作物的丰收。一般天气情况下,农业用水占用水量的60%,因此,农田节水灌溉方法一直是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重点。
以往农业生产大多为浅耕浅耙,只在15-20cm深度耕作,20cm以下为硬实层,对自然降雨吸收少,容易导致渗水不去形成涝灾;不下雨则土壤表层跑墒,形成干旱;不仅灌溉次数多,成本高且效果差。
传统的灌溉方法大多为大水漫灌,即在田间不做任何沟梗,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作用浸润土壤,一般灌溉一次需要450立方米/亩,漫灌后蒸发量在3mm/天,只能维持10天又需要继续灌溉才能维持农作物生长,颇为费水。
为此,本发明研究了一种农田灌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灌溉方法相比传统漫灌更节约用水,相比滴管喷灌方式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管道铺设,性价比极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农作物种植前对土壤深耕30-40cm,细耙1-2遍,在农田内起垄设置方格形种植块;
S2,在整块农田上沿种植块长度边缘开挖横向水沟,沿种植块宽度边缘开挖纵向水道,所有的所述横向水沟和所述纵向水道全部相通,所述纵向水道能与水源相通,所述横向水沟和所述纵向水道的深度为20-25cm;
S3,在所述纵向水道底部铺设防渗塑膜,在所述横向水沟底部深60-65cm的土壤中铺设火山石,在所述横向水沟底部开设截面为梯形的土坑,且所述土坑内侧壁上斜向下插设有20-25cm长的竹管,所述土坑口径下大上小,且深45-50cm,相邻所述土坑的间距为1.8-2.2m;
S4,农作物种植后需灌溉时,把灌溉的水源不断放入所述纵向水道中,水从所述纵向水道进入所述横向水沟,再进入所述土坑中,进而渗透到所述火山石,进而扩散至种植块中,所有所述土坑灌满即完成一次灌溉。
优选地,所述土坑的内壁上设有加固网。
优选地,种植块的规格为:长4-6m×宽2-3m。
优选地,所述土坑底部口径为20-25cm,顶部口径为7-10cm。
优选地,所述火山石粒径为4-8cm。
优选地,在冬季,在土地封冻前一天对待灌溉的农田进行灌溉是来年春灌提前为当年土地封冻前的冬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灌溉方法相比传统漫灌更节约用水:铺设防渗膜、将灌溉水储存于土坑中,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火山石良好的吸水性可提高土坑存水量,同时均衡将水分渗透至种植块内,提高灌溉质量,同时降雨时土坑中可蓄水,防止地面积水被太阳晒热后烫死庄稼,竹管设置可加速水源向火山石渗透,缩短灌溉时间;相比滴管喷灌方式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管道铺设。本发明的灌溉方法性价比极高,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农田灌溉方法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3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