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栓及零件固定构造以及零件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2874.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南方祐亮;中元善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5/02;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零件 固定 构造 以及 方法 | ||
一种螺栓及零件固定构造以及零件固定方法,能够避免螺栓的头部突出到座部的平面部的外侧而阻碍螺栓联接的情况。螺栓具有:头部(31),其与具有螺栓插通孔(21)及在螺栓插通孔(21)的周围形成的平面部(22)的座部(20)抵接;颈下部(32),其在前端侧具有阳螺纹部(34),在头部(31)侧具有不形成阳螺纹的颈部(33),颈部(33)的外径(Rb3)设定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且第二规定值以下,第一规定值为螺栓插通孔(21)的内径(Rh)减去平面部(22)的最小外径(Rf)与头部(31)的最大外径(Rb2)之差即余量的值,第二规定值是阳螺纹(34)的螺纹外径(Rb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及使用螺栓的零件固定构造、零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具有中心轴的零件可拆装地固定在装置主体上的构造,具有如下构造,即,在零件侧安装具有形成有螺栓插通孔的多个安装用座部的支架,在装置主体侧设置可使支架的各座部的一面保持一致的多个基座,将插通各座部的螺栓插通孔的螺栓拧合在形成于各基座的螺栓孔(阴螺纹孔)中进行联接(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4433号公报
然而,例如如图7所示,在通过螺栓103将支架2的座部20固定在装置主体1侧的基座10上的情况下,在基座10形成具有阴螺纹部12的螺栓孔11,在座部20形成螺栓插通孔21。考虑各部的制造误差及组装误差,为了能够将螺栓103顺畅地插入螺栓插入孔21内,需要将螺栓插通孔21的内径Rh设定为比螺栓103的颈下部132的最大外径大出上述误差量以上,在此,设定为大出尺寸C。
如图8所示,螺栓103具有头部131和颈下部132,构成为颈下部132的头部131侧的所谓的颈部133形成为不形成阳螺纹的圆筒面状,在颈下部132的前端侧部分地形成有阳螺纹部134的所谓的“半螺纹螺栓”。颈部133与阳螺纹部134之间为不完全螺纹部135。在该例中,螺栓103为头部131形成为六棱柱状,在头部131与颈下部132之间具有凸缘部136的六角螺栓。另外,在图7、图8中,CLb为螺栓103的轴心。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座部20的螺栓插通孔21的周围形成有具有平面部22的平板部22A,但在距离螺栓插通孔21的轴心CLb一定距离以上的周围立设有壁部23a。因此,限制了座部20的平面部22的大小(径向尺寸)。若如上那样地考虑制造误差及组装误差,为了使螺栓103的头部131(在该例中为凸缘部136)不越上壁部23a的立起部位(截面圆弧状部),需要将平面部22的最小外径Rf设定为比螺栓103的头部131的最大外径Rb2大一定量以上,在此,设定为大出尺寸A。
通常,螺栓103的颈下部132的最大外径由阳螺纹部134的山部规定,颈下部132的最大外径尺寸Rb1为阳螺纹部134的山部的外径(螺纹外径)的尺寸。颈部133的外径Rb3′接近阳螺纹部134的谷部的外径尺寸Rb4,比山部的外径尺寸Rb1小。因此,支架2的座部20的螺栓插通孔21的内周面和与其相对的颈部133的外周面分开比上述尺寸C大的尺寸B。
在将螺栓103的颈下部132插入螺栓插通孔21之后的螺栓103的联接过程中,支架2与螺栓103的相对移动允许达到该尺寸B的量,故而若不将上述尺寸A设为该尺寸B以上,则螺栓103的头部131恐怕会越上壁部23a的立起部位而阻碍螺栓103的联接。
但是,若在狭窄的部位或周边具有干涉物的部位要配置带壁部23a的座部20,则螺栓103的头部131(在该例中为凸缘部136)与壁部23a的立起部位(截面圆弧状部)的分隔量(尺寸A)不能确保为尺寸B以上,具有头部131越上壁部23a的立起部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螺栓的头部突出到座部的平面部的外侧而阻碍螺栓联接的螺栓、及使用螺栓的零件固定构造、零件固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