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12819.1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6M13/238;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苎麻 紫外线 混纺 纱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如下:原材料的选择苎麻纤维、棉纤维;原材料的预处理:将苎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苎麻纤维上;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3小时左右备用;梳理;精梳;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精工纺制;清花成卷;梳理;并条;粗纱;细纱;自络。本发明的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制备的纱线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的功能,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面料的功能性逐渐被完善。在一些特殊领域,传统面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赋予面料新的功能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改进:采用喷淋、浸渍涂覆等方法对面料进行表面处理,或者采用化学改性法来进行改性,或者在纺丝原液中添加助剂以赋予面料新的性能。
对人体而言,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泡。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如皮炎,色素干皮症),甚至皮肤癌,促进白内障的生成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从光学原理上讲,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目前现有的抗紫外线辐射的面料多是采用在面料上加防晒膜层,或者将面料往轻薄上进行改进,其中,在面料上加防晒膜层虽然赋予面料一定的紫外线反射率和吸收率,但是透气性差,尤其是夏季穿着较为闷热,且经过长时间清洗后,抗紫外线性能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在面料轻薄上进行改进只能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防晒效果并不好。
有鉴于此,研究一种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苎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苎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苎麻纤维上;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3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
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苎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60-39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4-1.5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9-1.22,主牵伸倍数控制在7.5-8.5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20-12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25-1.3,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