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将功能元件固定在车辆玻璃窗玻璃板上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582.7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北玻正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0 | 分类号: | B60J1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功能 元件 固定 车辆 玻璃窗 玻璃板 方法 | ||
一种用于将功能元件固定在车辆玻璃窗玻璃板上的方法,将粘合剂施加到夹子的预定表面积上,每个夹子被设置到用于该目的的窗格的表面上,预定位置,在粘合剂固化之后,功能元件以正锁与夹子接合,之后,与夹子、功能元件和玻璃窗格共同的连接区域具有密封化合物使用自由铸造方法铸造;所应用的粘合剂已经固化之前,将每个夹子设置到窗格上;所应用的粘合剂在夹子被设置到窗格上之前被重新激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将功能元件固定在车辆玻璃窗玻璃板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将密封件、支架框架、盖子等功能元件注塑到玻璃板上,即通过直接挤压将功能元件与玻璃板连接。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功能元件,例如具有相应密封唇的密封轮廓的绝对形状保持在通过挤压到窗格上的成形期间不能保证。出于这个原因,通常使用预完成的密封件或密封型材。为了能够可靠和永久地将这种预先完成的功能元件与玻璃窗格连接,首先必须将窗格和预先完成的功能元件连接在一起。在这方面,功能元件也必须定位在玻璃窗格上的方向、位置和为此目的而打算的位置。然后,功能元件必须保持在预定位置,直到它永久地附接到玻璃窗格上,例如由于所应用的连接粘合剂的粘合或固化。之后,以这种方式制备的玻璃窗格可以被传递以进一步使用。通常使用适当的装置、量规和类似的装配辅助装置,以便将彼此连接的部件、玻璃窗格和密封件组合在一起,作为功能元件,另一方面,定位并保持它们。提供适当配置、操作上可靠的设备和/或装配辅助设备并不需要不重要的投资以及随后发生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将功能元件固定在车辆玻璃窗玻璃板上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粘合剂施加到夹子的预定表面积上,每个夹子被设置到用于该目的的窗格的表面上,预定位置,在粘合剂固化之后,功能元件以正锁与夹子接合,之后,与夹子、功能元件和玻璃窗格共同的连接区域具有密封化合物使用自由铸造方法铸造;所应用的粘合剂已经固化之前,将每个夹子设置到窗格上;所应用的粘合剂在夹子被设置到窗格上之前被重新激活。
使用可固化聚氨酯作为密封化合物。
使用热熔胶作为粘合剂。
使用计算机控制设备将功能元件抬起、定位并与具有正锁的夹子接合。
用计算机控制设备保持面板,并且以这样的方式移动,使得要铸造的连接区域被引导经过用于密封化合物的固定吹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不使用成本密集型装置和/或装配辅助装置以及用于受控保持和/或姿势的类似辅助装置。对相互连接的部件进行校核。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插入式玻璃窗格的车身车顶框架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插入到车顶框架1中的玻璃窗格称为2。玻璃窗格2的边缘3与屋顶框架1之间的间隙用构造为密封件5的功能元件4密封。密封件5由相对柔软的蜂窝塑料组成。密封件5是使用挤压法生产的环形轮廓。使用所谓的共挤出工艺,将功能元件4的预定区域(这里是密封件5)模制到功能元件4(密封件5)上,作为所谓的附接段6。连接段6由硬塑料组成。在玻璃面板2的侧面,将一个底切槽模压到连接段6中。夹子7是由脚板8组成的。从脚板8上竖起横截面为蘑菇形的凸起9。夹子7的脚板8用粘合剂10,优选热熔胶以预定位置附接到玻璃板2。在夹子7被附接之后,功能元件4可以与夹子7连接,从而与玻璃窗格2连接,因为附接段6被压在夹子7的凸起9上,从而夹子7的凸起9以姿势与附接段6接合。一旦功能元件4以上述方式定位并附接到玻璃面板2上,功能元件4、夹子7和玻璃面板2共同的连接区域就用聚氨酯密封化合物11覆盖,使用自由铸造。方法。为此目的,具有位于其上的功能元件4的玻璃窗格2大致垂直地保持,使得具有位于其上的功能元件4的边缘3在底部处于相对低的位置。在这方面,模压在功能元件4上的凸出端头12、连接段6以及夹子7的底板8,以及最后,玻璃窗格2,形成凹槽,密封化合物11可以自由地铸造到凹槽中。在固化之后,自由铸造的密封化合物11形成密封化合物11的楔形,该楔形部分覆盖玻璃面板2、夹子7和功能元件4,该楔形产生或固定玻璃面板2和功能元件4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北玻正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北玻正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