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2056.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龚剑;王小安;秦鹏飞;扶新立;杨德生;马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平台 防护平台 伸缩式 运料车 整体钢平台 矩形轨道 施工效率 物料转移 施工 立面 模架 吊车 升降机构 物料堆放 雨雪天气 伸缩 吊运 伸展 架设 节约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钢平台上架设矩形轨道梁,在矩形轨道梁的相对侧分别设置伸缩式防护平台,伸缩式防护平台能够伸缩并露出钢平台,可以实现利用吊车直接将物料吊运至钢平台上,伸缩式防护平台能够伸展并覆盖钢平台,从而不但可以作为物料堆放场所,而且可避免高温或者雨雪天气的影响钢平台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节约工期。利用立面运料车以及升降机构可以将伸缩式防护平台上的物料转移至钢平台,利用平面运料车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伸缩式防护平台上的物料经立面运料车转移至钢平台上,从而在不使用吊车的情况下实现伸缩式防护平台与钢平台之间的快速物料转移,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及方法,应用于超高层项目建造中。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高层核心筒施工过程中,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是常采用的方式之一,具有承载力大、整体性好、安全程度高的优点。整体钢平台模架是由顶部钢平台系统、筒架支撑系统和外挂脚手组成。顶部钢平台系统主要作为材料堆放场所,筒架支撑系统和外挂脚手系统作为施工人员的上下通道和主要工作面。
在正常施工过程中,材料通过塔吊吊运至钢平台系统上,均匀堆放。然后通过工作人员运送至作业面。此过程需要消耗人力,工程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另外,钢平台系统在整个模架的顶部,在高温及雨雪天气下,不易进行施工,对工期不利。
因此,如何提供提高材料运输效率、增大材料堆放面积并可在高温及雨雪天气下施工的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及方法,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及方法,能够增大材料堆放面积,并可降低不良天气对钢平台施工的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包括钢平台、矩形轨道梁、若干支撑柱、以及两伸缩式防护平台,所述矩形轨道梁通过所述若干支撑柱架设于所述钢平台上,所述矩形轨道梁由两横向梁与两纵向梁连接而成,所述两横向梁或所述两纵向梁的内侧分别设有所述伸缩式防护平台,所述两伸缩式防护平台伸展时能够覆盖下方的钢平台,所述两伸缩式防护平台收缩时能够扩大钢平台的暴露面积,所述伸缩式防护平台与所述钢平台均能够用于堆放物料,形成双层物料堆放平台。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中,还包括立面运料车、升降平台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立面运料车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位于横向梁或者纵向梁的下方或者侧面,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移动使得立面运料车在所述伸缩式防护平台与所述钢平台之间进行物料传输。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中,所述横向梁与所述纵向梁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工字钢梁,所述横向梁的端部与所述纵向梁的端部垂直连接后形成由四根工字钢梁围成的矩形区域,所述升降平台位于所述矩形区域对应的空间内,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钢丝绳以及导向轮,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钢平台上,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横向梁的工字钢梁上或者纵向梁的工字钢梁上,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带动所述升降平台在所述矩形区域对应的空间内上下移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经导向轮转向后与升降平台固定连接,卷扬机通过对应的钢丝绳带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面向整体钢平台模架施工的全天候钢平台系统中,每根钢丝绳对应两个导向轮,所述两个导向轮位于工字钢梁的顶部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