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9379.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骏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1/14;C08L67/06;C08L5/08;C08L71/02;C08K3/04;C08J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生物降解 塑料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制成:聚乳酸40‑48份、改性酚醛树脂10‑12份、聚酯弹性体15‑19份、竹炭颗粒6‑10份、聚乙二醇3‑5份、壳聚糖3‑5份、抗水解稳定剂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的加工工艺,步骤S1、原料干燥备用;步骤S2、制备预混物;步骤S3、混合抗水解稳定剂和聚乙二醇;步骤S4、混炼挤出成型。本发明通过以聚乳酸为塑料母粒基体,辅以科学配比的改性酚醛树脂、聚酯弹性体、竹炭颗粒、聚乙二醇和壳聚糖,各原料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使得到的塑料母粒不仅绿色可生物降解,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母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做为一种新材料,从20世纪中期起就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呈现出逐年持续增长态势。现在,塑料制品已在人类活动的各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难于离开塑料制品。在塑料行业发展的同时,塑料材料也遇到了两个难题:(1)资源有限。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石油,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地球上已呈现逐渐枯竭态势;(2)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目前,世界塑料的产量已达到两亿吨,我国塑料的产量也在每年2000万吨左右。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成废弃塑料制品。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二次再生利用的塑料制品量,还不到塑料制品生产量的50%。因此,废弃塑料制品就形成大量的垃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塑料薄膜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塑料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废塑料薄膜密度小,表面积大、不易降解、难于回收利用,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漂浮,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形成极明显的视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及其加工工艺,通过以聚乳酸为塑料母粒基体,辅以科学配比的改性酚醛树脂、聚酯弹性体、竹炭颗粒、聚乙二醇和壳聚糖,各原料可生物降解、绿色环保,各原料之间协同配合,使得到的塑料母粒不仅绿色可生物降解,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以不同的添加量用于各类膜制品、吹塑制品、注塑制品的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制成:聚乳酸40-48份、改性酚醛树脂10-12份、聚酯弹性体15-19份、竹炭颗粒6-10份、聚乙二醇3-5份、壳聚糖3-5份、抗水解稳定剂0.5-1份;
所述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S1、将聚乳酸和改性酚醛树脂在60℃温度下连续真空干燥15h,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备用;将竹炭颗粒和聚酯弹性体在105℃温度下连续干燥16h,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备用;
步骤S2、将干燥后的聚乳酸、改性酚醛树脂、竹炭颗粒和聚酯弹性体于106-110℃的条件下以500-7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3-5min,制得预混物;
步骤S3、在保持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将抗水解稳定剂和聚乙二醇缓慢加入上述预混物中,继续搅拌5-8min,混合均匀;
步骤S4、将上述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放入密闭式混炼机中,于180℃下熔融混炼20-22min,转速为50r/min,熔融混炼后的样品在粉碎机中粉碎为直径为1.4-1.6mm的小颗粒,制得绿色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母粒。
进一步地,所述竹炭颗粒的粒径为25-75um。
进一步地,所述抗水解稳定剂为SAG-005或INV-7000。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酚醛树脂由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骏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骏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9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