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平整的方法及吹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9183.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3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刚;薛红伟;林志平;李琛;刘洪;宋木清;范庆国;田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鼎信格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0 | 分类号: | B21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平整的方法及吹扫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冷轧钢板表面喷洒平整液,然后采用高压清洗,冲洗掉平整液,并采用吹扫系统对残留的平整液和水进行动态吹扫,以消除湿平整过程中的锈蚀和湿平整斑。该方法使用了上述吹扫系统,并且强调了平整液的性质,调整平整液喷系统,改善清洗及吹净效果,杜绝锈蚀、湿平整斑缺陷的产生,降低了冷轧钢板的返修率,节约了返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钢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平整的装置及方法,特别的,该装置及方法可以减少锈蚀、湿平整斑等缺陷。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发展,对冷轧钢板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轧平整为一小压下量的冷变形过程,是冷轧钢板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道工序,该工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品带钢的表面状态、板形、机械性能。冷轧平整主要有干平整和湿平整两种方式,其中湿平整应用的最为广泛。
湿平整过程中用于吹净带钢上下表面残留水渍的吹扫装置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带钢表面质量,若带钢表面残留水渍清除不彻底,带钢表面会形成淡黄色平整斑或产生锈蚀,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
目前,采用的主要吹扫装置为空气吹扫横梁,该吹扫装置通常分为两组,位于轧机出口上下工作辊外侧。然而某冷轧单机架平整机组单机架平整机组在2009年改造后,出现了吹扫装置难以清除带钢表面残留水渍,导致带钢表面形成湿平整斑或锈蚀等质量问题,造成大批量冷轧产品因此返修,既降低了成材率,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自2009年元月开始,锈蚀、湿平整斑返修重平量大幅增加,3月份返修量一度达到5000多吨,成为制约冷轧厂普冷产品产能发挥的“瓶颈”及质量提高的“拦路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平整的吹扫系统,该吹扫系统对吹扫喷头的角度和高度进行调整,并使用了边吹系统,防止由压缩空气经带钢表面反射后形成的涡流现象扬起的残留污水再次飞溅到带钢表面,形成进入吹扫死区的二次污染物污染带钢表面,导致带钢表面锈蚀、湿平整斑缺陷的出现。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湿平整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上述吹扫系统,并且强调了平整液的性质,调整平整液喷系统,改善清洗及吹净效果,杜绝锈蚀、湿平整斑缺陷的产生,降低了冷轧钢板的返修率,节约了返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平整的吹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上主吹扫横梁、第二上主吹扫横梁、上边吹扫横、下主吹扫横梁和下边吹扫横梁,所述第一上主吹扫横梁、第二上主吹扫横梁和上边吹扫横梁沿轧制方向依次位于轧机的上工作辊后侧,所述下主吹扫横梁和下边吹扫横梁沿轧制方向依次位于轧机的下工作辊后侧,且所述上边吹扫横梁和下边吹扫横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上主吹扫横梁和所述下主吹扫横梁后侧,
所述第一上主吹扫横梁、第二上主吹扫横梁、上边吹扫横梁、下主吹扫横梁和下边吹扫横梁上分别设有至少2个吹扫头;
每个所述吹扫头与其所在的吹扫横梁的夹角为55-65°;
所述第一上主吹扫横梁、所述第二上主吹扫横梁和所述下主吹扫横梁与钢板距离为190-210mm;
所述第一上主吹扫横梁与所述第二上主吹扫横梁之间的距离为40-60mm。
优选的,所述吹扫系统还包括在出口处设计的边吸装置,更优选的,所述边吸装置距离第二上主吹扫横梁、下主吹扫横梁后方290-310mm。
优选的,所述边吸装置还包括挡水装置,优选的,所述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和挡水帘,更优选的,所述挡水装置位于所述边吸装置后部45-55mm处。
一种湿平整的方法,使用所述的吹扫系统对冷轧钢板进行吹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鼎信格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鼎信格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9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