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8356.1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彬;杨文斐;罗志冬;邵伟;陈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源热泵 供暖 循环回路 降解 城市生活垃圾 复合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 换热系统 生活热水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有机生活垃圾 空气源热水 长期运行 复合系统 工程项目 热水系统 热负荷 热源 废热 应用 | ||
1.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地源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相连的地源侧第二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热水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供热水复合热泵系统中各回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以根据实测运行数据,对供暖供热水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进行策略调整,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动态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储水箱之间还串接有第一阀门;
或/和
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用户侧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二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热水回水接入端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三阀门;
或/和
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和用户侧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四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和地源侧集水器均与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暖季,优先开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来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若水源热泵机组无法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时,启动复合运行模式,此时,开启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和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利用水源热泵机组和低温空气源热泵共同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
在系统优先保证供暖效果的前提下,优先开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再开启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以满足用户生活热水需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承担;
或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共同承担承担;
或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共同承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3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