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翻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8315.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1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郝占东;刘卫国;熊忠;韩宝禄;李中;李科;张海隆;王从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装置 | ||
一种土壤翻抛装置,包括刀盘轴,所述刀盘轴上安装有与刀盘轴联动的刀盘,所述刀盘轴上沿轴向布设有至少一根除水剂附管,所述除水剂附管上面向外侧设有多个除水剂喷孔,所述刀盘包括第一刀盘、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所述第一刀盘设置有三组,其中一组布设在刀盘轴中心,另两组对称布设在刀盘轴最外侧,所述第三刀盘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刀盘以刀盘轴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布设在相邻的第一刀盘之间,所述第一刀盘和第三刀盘之间均布设有第二刀盘,所述第一刀盘的直径与第二刀盘直径均小于第三刀盘的直径,本装置对于大块土壤不易翻抛,对含水率较高污染土壤翻抛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明显的改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翻抛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快速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中,城市污染企业搬迁,导致城市内出现大量遗留、遗弃的污染场地,亟待开展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实现城市土地再利用。在一些污染场地中经常检测出有机物,污染物不断迁移,赋存于土壤之中。有机污染物的沸点较低,对这样的污染土壤,将其挖出转移,通过翻抛机的机械作用进行翻动,土壤中的污染物就会扩散到棚内的空气中,然后通过吸附方法将棚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富集除去,最终使土壤达到治理目标。这样的土壤处理过程称为常温解吸,适用于处理挥发性气体(VOCs)污染的土壤。该方法速度快、费用低,在一些污染土壤治理项目中广泛应用。
翻抛机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按堆肥发酵方式可分为条垛式和槽式,按翻抛机结构可分为滚筒式、链板式、拨齿式和螺旋式等,按行走方式可分为自走式和牵引式,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柴油驱动型和电驱动型,
市面上常见的翻抛设备一般翻抛耙齿较短,单次翻抛厚度有限;由于场地所处环境的不同,部分土壤的含水率较高或者土壤粒径较大,硬度较高使得翻抛效率低,且翻抛齿受力大,易折断,从而造成设备故障。
专利CN207235756U提出了一种用于增强切削力的翻抛机耙齿,该耙齿能增强有助于降低对垫料的切削力度,并进而降低翻抛机的功率输出。但不足之处在于该翻抛耙齿翻抛深度有限,翻抛效率较低。
专利CN204509144U提出了一种槽式翻抛设备,该设备虽然解决了翻抛耙齿翻抛深度有限,翻抛效率较低的问题,但如果土壤含水率较高,粘度较大的情况下会使得该翻抛机工作效率显著降低,达不到理想的翻抛效果。
随着翻抛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翻抛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翻抛装置对硬度较大、粘度过高土壤的高效翻抛要求,故设计出一种满足要求的改良型的土壤翻抛装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翻抛效率和翻抛质量的土壤翻抛装置,本发明所设计的翻抛机属于电驱动牵引式的拔齿式槽式翻抛机。
一种土壤翻抛装置,包括刀盘轴,所述刀盘轴上安装有与刀盘轴联动的刀盘,所述刀盘轴上沿轴向布设有至少一根除水剂附管,所述除水剂附管上面向外侧设有多个除水剂喷孔,所述刀盘包括第一刀盘、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所述第一刀盘设置有三组,其中一组布设在刀盘轴中心,另两组对称布设在刀盘轴最外侧,所述第三刀盘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刀盘以刀盘轴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布设在相邻的第一刀盘之间,所述第一刀盘和第三刀盘之间均布设有第二刀盘,所述第一刀盘的直径与第二刀盘直径均小于第三刀盘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盘包括多个沿刀盘轴中心对称布设的、两侧具有直线刃口的短翻抛耙齿刀和与之配套的第一刀架,所述短翻抛耙齿刀的顶端沿横梁转动方向呈圆弧型,所述短翻抛耙齿刀与第一刀架为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架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短翻抛耙齿刀上设有与固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短翻抛耙齿刀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刀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盘包括多个沿刀盘轴中心对称布设的翻抛板,所述翻抛板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翻抛板的长度与短翻抛耙齿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