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7978.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布占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津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系统 升降机构 输送构件 打孔头 打孔机构 轨迹构件 铰接构件 输入机构 圆柱滚子 输入轮 轴承座 槽轮 带轮 燃煤 支架 电机基座 基座主体 连接构件 入料构件 承载柱 传动带 连接柱 上升时 升降壁 限位环 打孔 顶盘 滚子 键槽 开槽 送出 套圈 升降 电机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包括基座、输入机构、升降机构、打孔机构和轨迹构件,通过连杆Ⅰ、铰接构件、连杆Ⅱ和升降机构实现打孔头的升降,利用输入轮、槽轮、输送构件、圆柱滚子和轨迹构件可以实现打孔头下降时进行打孔作业,上升时输送构件将加工好的煤送出,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电机基座、轴承座Ⅰ、轴承座、支架Ⅰ、开槽和支架Ⅱ,输入机构包括电机、轴Ⅰ、连杆Ⅰ、铰接构件、连杆Ⅱ、带轮Ⅰ、带轮Ⅱ、传动带、轴Ⅱ、输入轮、槽轮、轴Ⅲ和输送构件,升降机构包括轴Ⅳ、限位环Ⅳ、升降壁和入料构件,打孔机构包括连接构件、连接柱、套圈、轴Ⅴ、键槽、滚子载体、承载柱、圆柱滚子、顶盘和打孔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煤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CN201010538106.9该发明涉及蜂窝煤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手动三联同步蜂窝煤机。解决了目前蜂窝煤加工设备使用不便、成品率低、不适合家庭使用的问题,由支撑机构、成型机构、脱模操纵机构构成;支撑机构含固定横梁、两根等长竖杆、推杆,推杆自由端固定有推板;成型机构含模具、套管、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与套管顶端固定,套管套于推杆外,支撑机构的推板置于模具内;脱模操纵机构含踏板、牵引架,踏板的转轴两端通过安装座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竖杆固定,牵引架顶端与踏板前端之间设有连接件,踏板上设有窗口;支撑机构两竖杆上分别设置有辅助把手;移动横梁处于固定横梁与两辅助把手之间。结构合理、紧凑,操纵容易,效率高,成品率高,适合家庭使用;但该发明不能自动加工煤的孔洞,不便于加工大量的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可以自动加工煤的孔洞且自动出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燃煤加工系统,包括基座、输入机构、升降机构、打孔机构和轨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电机基座、轴承座Ⅰ、轴承座Ⅱ、支架Ⅰ、开槽和支架Ⅱ,电机基座和轴承座Ⅰ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上端的左侧,轴承座Ⅰ位于电机基座的右端,轴承座Ⅱ和支架Ⅰ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上端的中间,轴承座Ⅱ位于支架Ⅰ的左端,开槽设置在支架Ⅰ的上端,支架Ⅱ固定连接在基座主体上端的右侧;
所述输入机构包括电机、轴Ⅰ、连杆Ⅰ、铰接构件、连杆Ⅱ、带轮Ⅰ、带轮Ⅱ、传动带、轴Ⅱ、输入轮、槽轮、轴Ⅲ和输送构件,轴Ⅰ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轴Ⅰ的右端,铰接构件包括铰接杆、限位环Ⅰ、限位环Ⅱ和限位环Ⅲ,限位环Ⅰ、限位环Ⅱ和限位环Ⅲ分别固定连接在铰接杆的左、中和右三端,连杆Ⅰ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铰接杆上,且位于限位环Ⅰ和限位环Ⅱ之间,连杆Ⅱ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铰接杆上且位于限位环Ⅱ和限位环Ⅲ之间,带轮Ⅰ固定连接在轴Ⅰ的左端,带轮Ⅰ和带轮Ⅱ通过传动带带传动连接,带轮Ⅱ固定连接在轴Ⅱ的左端,输入轮包括输入轮主体、限位槽轮和圆柱销,输入轮主体上设置有限位槽轮和圆柱销,输入轮主体与限位槽轮同轴心设置,圆柱销偏心设置,限位槽轮与槽轮接触,圆柱销与槽轮间歇传动,槽轮固定连接在轴Ⅲ的左端,输送构件包括输送构件主体和载料开槽,输送构件主体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载料开槽,输送构件主体固定连接在轴Ⅲ的右端,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基座上,轴Ⅱ转动连接在轴承座Ⅰ内,轴Ⅲ转动连接在轴承座Ⅱ内;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轴Ⅳ、限位环Ⅳ、升降壁和入料构件,升降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轴Ⅳ,位于左端的轴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Ⅳ,入料构件包括入料构件主体、排废口、作业口和出料口,排废口、作业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入料构件主体下端的左侧、右侧和前侧,升降壁滑动连接在入料构件上,连杆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左端的轴Ⅳ上且位于两个限位环Ⅳ之间,输送构件主体位于入料构件主体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津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津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打孔装订机
- 下一篇:一种滑动调节式玻璃纤维管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