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冲压模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7977.8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利;袁福德;李启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3/00;B21D45/02 |
| 代理公司: | 33304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铃 |
| 地址: | 3256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装置 下料装置 定位夹紧装置 移料装置 支撑装置 全自动冲压 工作效率 缓冲部件 夹紧部件 输出端处 限位部件 模具机 夹料 下料 设备技术领域 部件一端 冲压模具 对称设置 出料端 进料端 人工的 自动化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冲压模具机,包括支撑装置、定位夹紧装置、冲压装置、移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和冲压装置均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移料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上且位于冲压装置的输出端处,所述移料装置的出料端与下料装置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紧部件,所述冲压装置安装在两个夹紧部件之间,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过料部件、缓冲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过料部件一端设置在移料装置的输出端处,所述缓冲部件和限位部件设置在过料部件的另一端。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的夹料作业,减少了人工的输出,提高了夹料的工作效率;实现单个逐一的下料作业,提高下料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冲压模具机。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应用产品越来越多,而对于这些日用产品来说大部分是机械加工产品,在机械加工产品中有的是冲压加工而成,冲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冲压模具。
现有技术中,在模具的冲压过程中,需要对待冲压的产品进行限位作业,目前对产品进行限位均需要人工通过手动的方式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限位,操作方式繁琐,夹紧的牢固性差,影响冲压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冲压模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装置、定位夹紧装置、冲压装置、移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和冲压装置均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移料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上且位于冲压装置的输出端处,所述移料装置的出料端与下料装置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紧部件,所述冲压装置安装在两个夹紧部件之间,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过料部件、缓冲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过料部件一端设置在移料装置的输出端处,所述缓冲部件和限位部件设置在过料部件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承载架,所述工作台的侧壁上设有能够打开的侧门,所述承载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若干呈矩形结构分布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定位承载架、定位冲压部件和定位承载部件,所述定位承载架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定位冲压部件安装在定位承载架上,定位承载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且位于定位冲压部件的输出端处,定位冲压部件包括液压缸、冲压头和若干连接杆,所述液压缸呈竖直状态安装在定位承载架的顶部,液压缸的伸缩杆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设置,冲压头安装在伸缩杆的端部,每个连接杆沿着竖直反向贯穿定位承载架的顶部与冲压头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承载部件包括定位框、阻挡板、第一气缸和若干定位柱,若干定位柱设置在定位框的底部,每个定位柱的顶部与定位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定位柱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底部设有供冲压完成的产品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通槽对接的贯穿方槽,每个贯穿方槽均沿着竖直方向贯穿第一支撑板,所述阻挡板设置在定位框的底部且位于通槽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的端部与阻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安装板、联动组件、驱动组件和限位夹紧组件,所述安装板呈L形结构,所述联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板的背部,所述联动组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限位夹紧组件设置在安装板的前部且与联动组件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神奇电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