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保净化技术的塑料废气净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07618.2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怀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怀银 |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孟力 |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过滤层 转轴 排气管 贯通连接 环保净化 净化装置 喷气装置 塑料废气 进气管 顶端面中央 底部中央 电机固定 二次处理 内腔底壁 内腔顶部 外部环境 圆筒结构 轴承转动 净化 除雾器 电机轴 进气端 外圆面 底壁 底端 碱液 内腔 气泵 洗涤 破碎 电机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保净化技术的塑料废气净化装置,箱体是圆筒结构,箱体的内腔底壁设有喷气装置,喷气装置的进气端贯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气泵,箱体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排气管;箱体的内腔底部中央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贯穿箱体的底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的外圆面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破碎叶,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箱体的内腔顶部设有除雾器,排气管内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本发明废气经碱液的洗涤、净化,使得废气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得到处理,处理后的废气在排气管内,经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进行二次处理,废气进一步净化,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废气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环保净化技术的塑料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分子结构,基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线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第二种是体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称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有些高分子带有支链,称为支链高分子,属于线型结构。有些高分子虽然分子间有交联,但交联较少,称为网状结构,属于体型结构。
两种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性能。线型结构,加热能熔融,硬度和脆性较小的特点。体型结构硬度和脆性较大。塑料则两种结构的高分子都有,由线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塑性塑料,由体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固性塑料。
塑料污染,由于塑料的无法自然降解性,它已成为人类的第一号敌人,也已经导致许多动物死亡的悲剧。比如动物园的猴子,鹈鹕,海豚等动物,都会误吞游客随手丢的1号塑料瓶,最后由于不消化而痛苦地死去;望去美丽纯净的海面上,走近了看,其实飘满了各种各样的无法为海洋所容纳的塑料垃圾,在多只死去海鸟样本的肠子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无法被消化的塑料。
塑料制品在塑料熔融拉丝时就会分解而产生的大量有毒的、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有机废气;这些污染物带有异味,排入环境空气中往往在感官上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保净化技术的塑料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环保净化技术的塑料废气净化装置,箱体是圆筒结构,箱体的内腔底壁设有喷气装置,喷气装置的进气端贯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气泵,箱体的顶端面中央贯通连接排气管。
进一步的,喷气装置是环形结构,喷气装置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嘴。
进一步的,箱体的内腔底壁设有隔板,隔板是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箱体的内腔底部中央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贯穿箱体的底壁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转轴的外圆面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破碎叶,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箱体上,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上。
进一步的,转轴的轴线与箱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箱体的一侧端底端贯通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箱体的一侧端上部贯通连接加液管,加液管上设有加液泵。
进一步的,箱体的内腔顶部设有除雾器,排气管内设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设在第二过滤层的下方,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是活性炭层。
进一步的,排气管的外圆面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排气管相配合的雨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怀银,未经陈怀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