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7403.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郝则胜;邹华明;王嫘;张亚栋;裴红伟;赵娜;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胡时冶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构件 设计 变更 鉴定 抗震 分析 方法 | ||
1.一种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结构件设计变更后所有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
根据每种所述变化的物理属性,判断目标结构件发生的变更类型;
针对每种所述变更类型,分别对相应的变化的物理属性造成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并量化所述抗震性能影响;
其中,量化的抗震性能影响包括:变更前后的固有频率变化、刚度影响因子;所述刚度影响因子为目标结构件变更部分的质量和主体结构的质量之比;所述变更前后的固有频率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或预设公式获取;
所述针对每种变更类型分别对相应的变化的物理属性造成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并量化所述抗震性能影响的步骤,包括:
针对结构材料变更,获取目标结构件变更前后的抗拉强度、密度、弹性模量,分析所述结构材料变更对目标结构件强度、固有频率造成的影响,并且,获取变更前后的固有频率变化、刚度影响因子作为抗震性能影响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
针对结构变更,如果是主体结构发生变化,判定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如果是局部结构或附件结构发生变化,获取目标结构件变更前后的固有频率变化、刚度影响因子作为抗震性能影响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
针对设备布局变更,获取变更前后固有频率变化、刚度影响因子作为抗震性能影响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
将上述量化的抗震性能影响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再鉴定试验;如果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如果不需要,判断结构件设计变更后抗震性能符合实际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种变化的物理属性判断目标结构件变更类型,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所述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包括结构材料变更、涂层材料变更、结构变更、设备布局变更中的至少一种;
将每种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与上述预设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结构件变更属于上述预设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中的具体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种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与上述预设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结构件变更属于上述预设结构件可能变更类型中的具体种类,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所述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为结构材料,则判定目标结构件变更类型为结构材料变更;
如果所述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为涂层材料,则判定目标结构件变更类型为涂层材料变更;
如果所述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为主体结构、局部结构和附件结构的至少一种,则判定目标结构件变更类型为结构变更;
如果所述发生变化的物理属性为设备布局,则判定目标结构件变更类型为设备布局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种变更类型分别对相应的变化的物理属性造成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并量化所述抗震性能影响,还包括:
针对涂层材料变更,判定不会对目标结构件抗震性能造成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结构件设计变更后再鉴定的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评价指标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抗震需求,设置所述刚度影响因子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将获得的刚度影响因子与上述设置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变更部分是否对主体结构的刚度造成影响;如果造成影响,判定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
如果没有造成影响,设置变更前后固有频率变化的阈值;
将获得的变更前后固有频率变化与上述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变更是否对设备动态特性造成影响;如果造成影响,判定需要补充抗震再鉴定试验;如果没有造成影响,判定结构件设计变更后抗震性能符合实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