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模具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6871.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凤健;张诚;张健伟;王雷刚;葛艳明;邵勇;吕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C22F1/00;C21D7/00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模 模套 块体超细晶材料 挤压模具 入口通道 压头 制备 出口通道 通道横截面形状 金属塑性加工 工业化应用 顺时针旋转 变形效率 材料组织 挤压通道 晶粒细化 螺栓安装 模具结构 螺栓 次循环 对设备 挤压锥 上端面 下模板 压板压 放入 角区 细化 下压 压板 | ||
1.一种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头(1)、凹模(2)、压板(4)、模套(5)、下模板(6);所述凹模(2)设置在模套(5)中,所述凹模(2)中开设有挤压通道,该挤压通道由入口通道(2-1)、挤压锥角区(2-2)和出口通道(2-3)构成,该挤压通道横截面形状均为长方形,凸模(1)放置在所述凹模(2)的通道中,所述模套(5)通过螺栓(7)安装在所述下模板(6)上,所述压板(4)压在所述凹模(2)的上端面,通过螺栓(3)与所述模套(5)相连,所述凹模(2)是由两个对称的半模拼合而成,两个半模贴合面中间位置开设通道,该通道对称分布在两个半模上,该通道沿贴合面水平方向的宽度保持不变,两个半模通过销钉(9)定位,所述凹模出口通道(2-3)的宽度等于工件(8)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5)的内表面和所述凹模(2)的外表面均为斜面,两者斜度一致。
3.一种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①:将模套(5)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模板(6)上,把下模板(6)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将凹模(2)放入模套(5)内,通过螺栓(3)用压板(4)把凹模(2)压紧在模套(5)内,将工件(8)润滑后平放在凹模(2)的入口通道(2-1)内;
步骤②:压头(1)下行,将工件(8)沿凹模(2)的通道向下挤压经挤压锥角区(2-2),进入凹模出口通道(2-3),取出压头(1),再放入一个相同的工件,压头(1)继续下压,通过上述过程挤出第一个工件(8);
步骤③:对工件(8)校正和打磨后,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然后顺时针旋转90°后再次放入凹模(2)的入口通道(2-1)中,再次进行挤压;
步骤④:不断重复步骤②与步骤③,直至达到所需变形道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的循环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8)的高度小于其在垂直凹模贴合面方向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68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