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06314.4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龙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C03B3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板 制造 方法 | ||
一种增韧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空气淬火增韧,使加热到接近其软化点的玻璃板淬火,从而在玻璃板的表面层中产生压缩应力;降低增韧g的温度将玻璃板的温度从环境温度升高到预定温度,从而使玻璃板中以熔融杂质形式存在的硫化镍(NiS)从α‑NiS(α相)转变为β‑NiS(β相)伴随其体积的扩大,导致用于去除有缺陷产品的玻璃板的强制断裂,其特征在于预定温度和升温速率达到预定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升温速率约为3℃/分钟,预定温度在170‑320℃范围内;升温速率约为5℃/分钟,预定温度在180‑320℃范围内;升温速率约为6℃/分钟,以及预定温度在185~325℃,升温速率在20℃/分钟左右,预定温度在235~345℃之间,升温速率在40℃/分钟左右,预定温度在270~270℃之间,或升温速率约为50℃/分钟,预定温度在285~350℃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增韧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淬火增韧玻璃(浮法玻璃)板,特别是具有苏打石灰成分的板,已广泛地用作建筑物的窗格和汽车的侧窗和后窗。在生产钠钙玻璃的常规方法中,在熔化炉中在接近1500℃的高温下熔化玻璃原料的步骤中,熔化炉内部使用的不锈钢中所含的镍(Ni)成分和含镍金属。作为玻璃原料中的杂质而包含的颗粒(例如,不锈钢颗粒)可以混合到熔融玻璃中,并且Ni组分可以与作为玻璃原料的芒硝(Na2SO4)中所包含的硫(S)组分反应。结果,硫化镍(NIS)可以存在于熔融模制玻璃基板中。在缺陷玻璃产品中,NiS杂质的发生率非常低,即杂质的数量约为10吨(t)玻璃产品中的1。另外,由于杂质为球形,粒径小于0.3mm,因此在生产线上检测杂质非常困难。为了将这种由钠钙玻璃形成的基板加工成用于建筑和汽车的玻璃产品,通过加热到玻璃的软化点(约620℃)并通过空气喷射(所谓的淬火步骤)淬火至约450℃,使玻璃基板增韧。在所得玻璃板的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例如,100kg/cm以上)。这个过程被称为空气淬火增韧。当硫化镍(NiS)作为杂质存在于在增韧步骤中加热并冷却到环境温度的空气淬火增韧玻璃中时,稳定在350℃或更高的α相NiS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α-相NiS在环境温度下不稳定,随时间推移,转变为β-相NiS,在环境温度下稳定。NIS的体积随着相变的增加而增加。增韧玻璃板包含具有大约为板总厚度的拉伸应力层,因此由于拉伸应力层中NiS体积的增加,裂纹(断裂)迅速增长,从而引起玻璃板的自发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增韧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任何有缺陷的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进行空气淬火增韧,使加热到接近其软化点的玻璃板淬火,从而在玻璃板的表面层中产生压缩应力;降低增韧g的温度将玻璃板的温度从环境温度升高到预定温度,从而使玻璃板中以熔融杂质形式存在的硫化镍(NiS)从α-NiS(α相)转变为β-NiS(β相)伴随其体积的扩大,导致用于去除有缺陷产品的玻璃板的强制断裂,其特征在于预定温度和升温速率达到预定温度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升温速率约为3℃/分钟,预定温度在170-320℃范围内;升温速率约为5℃/分钟,预定温度在180-320℃范围内;升温速率约为6℃/分钟,以及预定温度在185~325℃,升温速率在20℃/分钟左右,预定温度在235~345℃之间,升温速率在40℃/分钟左右,预定温度在270~270℃之间,或升温速率约为50℃/分钟,预定温度在285~350℃范围内。
所述玻璃板的温度升高到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并且随后玻璃板在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
至少向玻璃板中添加硒(Se)作为着色成分。
当需要裂纹的进一步生长时,玻璃板在任何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下被进一步保持至少预定时间段不超过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去除含有硫化镍的所有增韧玻璃制品,可以有效的去除有缺陷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温度维持时间、温度和相变之间的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龙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龙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6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成绝缘抗冲击复合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