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设备卡顿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5541.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检测 系统层 应用层 采集监控 采集数据 发送状态 监控请求 请求执行 设置检测 游戏过程 终端厂商 终端用户 状态监控 发送 分析 | ||
一种检测设备卡顿的方法,包括步骤:应用层设置检测项,并向系统层发送状态监控请求;系统层根据请求执行状态监控,采集监控数据;以及根据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应用层。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卡顿的系统,能够使终端用户在游戏过程有更好的体验,提升终端厂商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ndroid(安卓)游戏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检测设备卡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游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绝地求生”、“王者荣耀”等大型游戏对手机性能要求较高。当Android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某个或者多个因素出现性能不足或者没有发挥出应有性能时,对终端用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系统卡顿。
对终端用户而言,获悉卡顿的原因后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迅速提升设备性能;对终端厂商而言,获悉卡顿的根因可以优化对设备的CPU、内存、存储、网络等管理策略,从源头提升设备性能。
因此,对性能的提升,使终端用户在游戏过程有更好的体验,提升终端厂商的竞争力而言具有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卡顿的方法及系统,可以根据终端需求进行检测,并且准确地确定卡顿的原因,能够迅速提升设备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设备卡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应用层设置检测项,并向系统层发送状态监控请求;
系统层根据请求执行状态监控,采集监控数据;以及
对采集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应用层。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项,包括:处理器运行状态检测、物理内存使用状态检测、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交换状态检测、存储状态检测、以及网络信号质量状态检测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层根据请求执行状态监控,采集监控数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系统层开启常驻内存的服务,接收应用层的状态监控请求;
判断当前屏幕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如果屏幕处于关闭状态,则当前服务进入入眠状态,并等待再次被唤醒,否则开始执行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层根据请求执行状态监控,采集监控数据,进一步包括:采集单位时间内的使用CPU的进程数目、单位时间内的物理内存的剩余空间大小、单位时间内的从物理存转移到虚拟内存的数据大小和从虚拟内存转移到物理内存的数据大小、单位时间内的CPU等待存储IO的时间、以及单位时间内的SIM卡网络信号质量和/或WIFI网络信号质量中的至少一种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对采集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应用层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所收集的数据与预设比较条件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卡顿;
将分析结果及原因发送至应用层。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卡顿的步骤,包括,如果判断为所采集到的CPU的进程数目比CPU核数的记录个数大于20条、所采集到的物理内存剩余空间大小除于物理内存总大小的百分比大于10%且小于15%、从物理存转移到虚拟内存的数据大小或从虚拟内存转移到物理内存的数据大小为0的记录条数大于5条、CPU等待存储IO的时间大于5的记录个数除于d的百分比大于20%、以及SIM卡信号强度小于-105dBm的记录条数或WIFI信号强度小于-75dBm的记录条数除以单位时间内采集总条数的百分比大于25%中的至少一种,则认为出现卡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5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