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5207.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峥;杨建彪;关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C21C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地址: | 0434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水 精炼 送电 精炼渣 返渣 熔化 精炼技术 精炼周期 送电过程 次取样 精炼炉 中合金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30MnSi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包括步骤:返渣操作、首次送电、二次送电:本发明采用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使生产30Mnsi时,精炼炉首次送电时间可缩短至5‑6分钟,而且可将精炼渣完全化透,可以完全确保钢水中合金的完全熔化和钢水成分的均匀,可在第一次取样后,等样过程中进行送电操作,确保二次送电过程中达到适合精炼温度,缩短精炼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0MnSi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30MnSi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要求首次送电时间8-12min,温度大于1540℃取样;根据成份分析按内控要求补加合金和增碳,送电≥5分钟后取二次样化验分析,根据成分微调成份到目标值。由于在取样分析过程中,现从取样到精炼样成份结果约需要7到8分钟,而此段时间,未有任何操作,造成时间的浪费以及温度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首次送电时间,而且等样品成分结果的过程中进行送电操作,确保二次送电过程中达到适合精炼温度,缩短精炼周期。
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
b、首次送电:送电5-6分钟,温度大于1540摄氏度,第一次取样,根据成份分析按内控要求补加合金和增碳;
c、二次送电:送电≥5分钟后第二次取样,根据成分微调成份到目标值。
工作原理:30MnSi生产过程中采用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且进精炼钢水平均温度一般在1540摄氏度以上。因此在精炼过程中首次添加造渣料较少,钢水温降小。精炼炉首次送电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进行精炼渣的化渣和保证钢水中合金的全部熔化确保首次取样分析准确。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返渣情况下,精炼炉首次送电5分钟即可将精炼渣完全化透。由于进精炼钢水温度达到1540℃以上,而现在常用的75硅铁,熔化温度在1220摄氏度左右,6517硅锰熔化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因此在进精炼温度为1540℃左右且送电5分钟化渣的情况下可以完全确保钢水中合金的完全熔化和钢水成分的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使生产30Mnsi时,精炼炉首次送电时间可缩短至5-6分钟,而且可将精炼渣完全化透,可以完全确保钢水中合金的完全熔化和钢水成分的均匀,可在第一次取样后,等样过程中进行送电操作,确保二次送电过程中达到适合精炼温度,缩短精炼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
b、首次送电:送电5分钟,温度1560摄氏度,第一次取样,根据成份分析按内控要求补加合金和增碳;
c、二次送电:送电6分钟后第二次取样,根据成分微调成份到目标值。
实施例2:一种加快30MnSi的精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返渣操作:将已浇完钢水的中的剩余精炼渣返至准备进行精炼的钢水中;
b、首次送电:送电6分钟,温度1590摄氏度,第一次取样,根据成份分析按内控要求补加合金和增碳;
c、二次送电:送电5分钟后第二次取样,根据成分微调成份到目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5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