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4328.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亮;谷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东亮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2483;H01M8/0263;H01M8/0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液流框板 端框板 液流 导电塑料板 出液支路流道 连通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进液支路流道 一次注塑成型 离子交换膜 注塑成型 出液口 集电板 紧固件 迂回槽 电极 电堆 内框 进液口 液流框 压紧 粘贴 串联 | ||
1.一种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包括一体化的液流框板(液流框板与导电塑料板一次注塑成型)、一体化的液流端框板(液流端框板、导电塑料板及集电板一次注塑成型)、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的液流框板设有进、出液口,一体化的液流框板正、反面设有进、出液支路流道,进液支路流道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进液支路流道的另一端与长直U型迂回槽连通,出液支路流道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出液支路流道的另一端与长直U型迂回槽连通,相邻的一体化液流框板之间粘贴有离子交换膜,一体化的液流框板是液流框板与导电塑料板注塑成型;一体化的液流端框板是液流端框板与导电塑料板及集电板注塑成型;一体化液流框板内框及一体化液流端框板内框中装有电极;所述一体化的液流框板、电极、离子交换膜及一体化的液流端框板通过紧固件压紧串联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液流框板的长宽比值L∶W为10∶1,所述进液口设置在一体化液流框板左下角,一体化液流框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出液口呈对角正反对称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进液支路流道是由进液口、长直U型迂回槽与导电塑料板连通的多条均匀分布的竖形槽连接构成,长直U型迂回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长直U型迂回槽与导电塑料板通过多条均匀分布竖形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出液支路流道是由出液口、长直U型迂回槽与导电塑料板连通的多条均匀分布的竖形槽连接构成,长直U型迂回槽与所述出液口连通,长直U型迂回槽与导电塑料板通过多条均匀分布竖形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进、出液支路流道上嵌有盖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的液流框板横向外边框距边缘5-20mm处上下斜对角设置定位销和上下斜对角设置定位孔,定位销和定位孔在横向上下外边框两两对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液流框板内框距边缘四周5-10mm处粘贴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为全氟离子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导电塑料板上开有用于传输电解液的进、出流道,进、出流道与电极框内框上、下部直竖形槽等间距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的液流框板与所述导电塑料板一次注塑成型,一体化的液流框板电极框内框中装有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材料的材质为碳毡、石墨毡、纳米碳纤维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所述液流框板由PP、PE、PVC、PVDF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一体化的液流端框板、导电塑料板及集电板一次注塑成型,一体化的液流端框板设有左右边侧包含长直U型溶液迂回槽、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电极框内框中装有电极;其中,所述电极的材质为碳毡、石墨毡、纳米碳纤维或者其他复合材料,所述液流端框板由PP、PE、PVC、PVDF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东亮,未经马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3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充电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 下一篇:电芯极片、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