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甘草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04301.3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陈大庆;葛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K45/06;A61P1/18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叶晶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胰腺炎 胰腺组织 异甘草素 蛋白 缓解 增高 诱导 治疗 淀粉酶 脂肪酶 胰腺炎 内质网应激 组织病理学 标志蛋白 凋亡蛋白 组织水肿 内质网 应激性 血清 制备 应用 表现 | ||
本发明提出了异甘草素在制备治疗急性胰腺炎(AP)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异甘草素通过缓解由AP诱导的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的GRP78蛋白、ATF6蛋白、CHOP蛋白增高来缓解内质网的应激性反应,通过缓解由AP诱导的胰腺组织自噬的标志蛋白Beclin‑1蛋白和LC3II蛋白增高来抑制胰腺组织的自噬,并且可以抑制抑制凋亡蛋白(c‑caspase3)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的降低以及缓解胰腺炎引起的组织水肿,降低组织病理学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物以及新途径。
背景技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提前激活造成的胰腺以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炎症,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胰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和炎症反应的级联效应被认为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而AP的发病机制与自噬有关,AP早期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发生在胰腺腺泡细胞大空泡中,自噬既可以使胰蛋白酶原与组织蛋白水解“共位置”,又可以提供胰蛋白酶原自我激活所需的适当pH值,这提示自噬与AP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此外,AP早期腺泡细胞中出现的空泡是双层膜的,且膜上有自噬标志物LC3Ⅱ的存在,这些空泡结构后期被证明是自噬泡,而在这些空泡中发现未完全消化的细胞内容物以及胰蛋白酶,更进一步证实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可能与自噬有关。另一个与A发病机制有关的是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内质网是体内一个重要的细胞器,具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折叠和聚集的功能。ERS在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胰腺腺泡细胞含有大量的内质网去适应合成消化酶以满足其生理功能,在AP发病过程中内质网结构会产生显著的改变,包括内质网肿胀和空泡形成以及核糖体的损失,这些改变使蛋白折叠处于高负荷状态,引发ERS,激活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引起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综上所述,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参与了AP的病理生理过程,调控自噬和内质网应激对于减轻或加重AP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仍然匮乏,因而很值得进一步明确AP与自噬和内质网应激之间的联系,通过寻找与AP有关的自噬和内质网应激的新靶点,探究其对AP的作用以及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治疗AP的新观点以及策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异甘草素在治疗血脑屏障障碍和炎症药物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甘草素的新应用,通过异甘草素制备的药剂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延缓病情进展恶化,显著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治疗的可操作性强,费用低等优点。
本发明保护异甘草素在制备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药物,其为以异甘草素为唯一活性成分的制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药物,其为将异甘草素和其他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药物,其为含有从甘草根、红芪、黄芪和/或串果藤中提取得到含有异甘草素的提取物的制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药物,其为含有人工合成的异甘草素的制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制剂,其为注射液、皮下埋植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缓释剂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复方制剂,其为注射液、皮下埋植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缓释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药物异甘草素的用药剂量可为2.2g/kg体重以下(该剂量为小鼠口服最大耐受剂量(MTD)的换算剂量,小鼠的MTD>20g/kg,因此其LD50>20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