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4065.5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王丽锋;张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高速 主轴 综合 性能 测试 | ||
测量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台,属于电主轴性能测量领域。实验台与移动平台连接,移动平台上安装可更换的电主轴装夹结构,电主轴装夹结构上安装被测电主轴,移动平台通过系统及传感器的综合作用,实现与右侧对接轴自动对接,实验台上安装激光振动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对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实验轴连接,实验轴上通过花键连接转速盘,实验轴右端与磁粉制动器连接,磁粉制动器安装在径向力机构上方,磁粉制动器右侧安装轴向力机构,模拟电主轴工作时所受外力,解决现有实验台难以模拟真实受力情况,传感器不与被测物接触,降低了影响及误差,径向力、轴向力顶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本发明用于测量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台,属于高速电主轴性能测量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电主轴广泛应用于数控加工中心领域,应用于各种零件的加工,提高了现有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但是,为了保证高速电主轴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需要对高速电主轴进行模拟工况实验,用来改进、优化高速电主轴结构及参数。现有电主轴综合性能实验台多数以空载为主,少数实验台能施加径向力、轴向力、切向力,但是测量轴两端被固定住,在中间位置施加力,不能模拟电主轴带刀具工作的悬臂状态,施加的力不准确,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对改进、优化高速电主轴结构及参数影响较大,同时,现有实验台的温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均与被测电主轴接触,影响测量精度,加大了误差。因此,现需要一种能解决模拟真实工况、提高施加的力精准度、提高测量精度、降低误差的综合性能实验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台,用来模拟电主轴工作时的真实工况、提高施加的力精准度、提高测量精度、降低误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实验台左侧安装移动平台,所述的移动平台上安装地平板,所述的地平板上安装可更换的电主轴装夹结构,所述的可更换的电主轴装夹结构上安装被测电主轴,所述的被测电主轴通过拉刀装置与对接轴连接,所述的对接轴与联轴器连接,所述的联轴器与实验轴连接,所述的实验轴花键位置安装转速盘,所述的实验轴右侧通过键与切向力机构中磁粉制动器连接,所述的切向力机构内部安装径向力机构,所述的切向力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实验台右侧,所述的实验台上安装切向力机构的右侧安装轴向力机构。
2.所述的移动平台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安装导轨,所述的导轨上安装滑块,所述的底板上一端安装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的丝杠上安装双向推力轴承固定在轴承固定座内,所述的轴承固定座安装轴承固定座端盖固定双向推力轴承,所述的丝杠上安装丝杠螺母,所述的丝杠螺母用螺栓固定在滑台内部,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滑台上安装地平板。
3.所述的切向力机构包括磁粉制动器,所述的磁粉制动器固定在磁粉制动器装夹结构内,所述的磁粉制动器装夹结构安装在装夹结构支架上。
4.所述的径向力机构包括径向力底板,所述的底板上用螺栓及固定支架固定径向力液压缸,所述的径向力液压缸上安装径向力顶板,所述的径向力顶板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径向力顶板用螺母固定在径向力液压缸上。
5.所述的轴向力机构包括轴向力支架,所述的轴向力支架上用螺栓及固定支架固定轴向力液压缸,所述的轴向力液压缸上用轴向力螺母固定轴向力顶圈,所述的轴向力顶圈上安装压力传感器。
6.所述的实验台上安装红外温度传感器支架,所述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支架在与所述实验台接触位置、中间位置及上端都开有长条孔,所述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支架上端安装红外温度传感器。
7.所述的实验台上安装振动传感器支架,所述的振动传感器支架在与所述的实验台接触位置、中间位置及上端都开有长条孔,所述的振动传感器支架上端安装激光振动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4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