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浓密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03525.2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丁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梁珺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轴 浓密机 回转支承 减速电机 中轴线 安装底座 沉降 组合驱动装置 双输出轴 连接架 输出轴 驱动输出轴 圆筒形结构 安装固定 驱动装置 生产效率 向下延伸 不接触 重合 耙架 紧凑 平行 应用 转动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浓密机。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底座、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搅拌接轴、输出轴、回转支承、连接架和浓密机接轴;第一减速电机设置于第一机架上以驱动搅拌接轴旋转;第二减速电机设置于第二机架上以驱动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中轴线平行于搅拌接轴的中轴线;回转支承安装固定于安装底座内,回转支承的中轴线与搅拌接轴的中轴线重合,回转支承用以通过连接架带动浓密机接轴转动;浓密机接轴向下延伸出安装底座且设有用以安装耙架的安装部,圆筒形结构的浓密机接轴不接触地套设于搅拌接轴。通过本发明可提高反应沉降的生产效率,设备紧凑、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沉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及应用该驱动装置的浓密机。
背景技术
浓密机是基于重力沉降作用的固液分离设备。目前,对于有些行业,当物料经过搅拌反应、混合后会迅速的形成大的颗粒结晶,这些颗粒极易沉降,容易在搅拌槽内形成堆积、结垢,同时也不便于通过管道输送到浓密机内进行沉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及应用该驱动装置的浓密机。
本发明的一种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底座、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搅拌接轴、输出轴、回转支承、连接架和浓密机接轴;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相邻地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一侧,搅拌接轴和浓密机接轴皆朝向安装底座的另一侧延伸;第一减速电机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用以驱动搅拌接轴旋转;第二减速电机设置于第二机架上,用以驱动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中轴线平行于搅拌接轴的中轴线;回转支承安装固定于安装底座内,回转支承的中轴线与搅拌接轴的中轴线重合,输出轴在其位于安装底座内的端部外侧设有小齿轮,回转支承上具有与小齿轮啮合传动的大齿轮,连接架的外侧固定连接于回转支承,连接架的内侧固定连接于浓密机接轴,回转支承用以通过连接架带动浓密机接轴转动;浓密机接轴的一端位于安装底座内且固定连接于连接架,浓密机接轴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出安装底座且设有用以安装耙架的安装部,浓密机接轴为圆筒形结构,浓密机接轴不接触地套设于搅拌接轴,且浓密机接轴的中轴线与搅拌接轴的中轴线重合。
较佳地,本发明的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撑轴承,支撑轴承设置于第一机架内,且支撑轴承机械连接于第一减速电机和搅拌接轴之间。
较佳地,本发明的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还包括联轴器,联轴器设置于第二机架内,且联轴器机械连接于第二减速电机和输出轴之间。
较佳地,搅拌接轴自该第一机架内穿过该安装底座且延伸出该浓密机接轴。
较佳地,回转支承包括可相互回转的内圈和外圈,该内圈固定安装于该安装底座上,该外圈的外表面上设有该大齿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浓密机,包括槽体、搅拌器、耙料装置和如上所述的双输出轴反应沉降组合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安装底座设置于槽体上方,搅拌器和耙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槽体内部,搅拌器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的搅拌接轴上,耙料装置安装固定于驱动装置的浓密机接轴上。
较佳地,本发明的浓密机还包括桥架,桥架设置于槽体上,安装底座锁固于桥架上,搅拌接轴和浓密机接轴穿过桥架延伸至槽体内部。
较佳地,槽体为上方圆筒、下方漏斗型结构,槽体的中轴线与浓密机接轴的中轴线重合。
较佳地,耙料装置包括耙架和固定于耙架的耙板,耙架固定连接于浓密机接轴的另一端的安装部上,耙板位于耙架的下方。进一步地,搅拌器位于耙架的内侧且位于耙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3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内壁防粘附技术的废润滑油再生用沉降罐
 - 下一篇:一种排污传输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