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3327.6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金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52 | 分类号: | H01M6/5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动力 锂电池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旧动力锂电池通电,将锂电池中残留的电量释放出来;S2,将S1中处理后的锂电池放入锂电池综合处理设备中进行破碎分选;S3,将S2中分选出来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分别回收。本方法通过对锂电池电量的释放保证了回收的安全性,同时采用发明人设计的锂电池综合处理设备能够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率分选,提高了锂电池回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或SOCL2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已经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现有的电芯材料回收分选设备,在对电芯粉碎材料进行涡电流分选时,容易因一次输入磁场的材料过多或者由于研磨碾压,导致电极材料和膜材料贴合在一起影响涡电流分选效果,导致分选的材料质量较低影响后续的使用,并且分选后的电性材料由于较为细小,一部分容易吸附在导料板体的表面,难以取出造成一定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方法,本方法通过对锂电池电量的释放保证了回收的安全性,同时采用发明人设计的锂电池综合处理设备能够实现锂电池的高效率分选,提高了锂电池回收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旧动力锂电池通电,将锂电池中残留的电量释放出来;
S2,将S1中处理后的锂电池放入锂电池综合处理设备中进行破碎分选;
S3,将S2中分选出来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分别回收;
本方法中采用的锂电池综合处理设备包括粉碎机构、送料机构、涡电流分选机构和磁选机构;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支柱、网格筛板、驱动齿轮一、驱动齿轮二、链条、切碎电机、切碎外壳、切碎辊轮、研磨辊轮、导料管和废料盒,所述切碎外壳的内腔的顶部侧壁转动连接切碎辊轮的两端,所述切碎辊轮的一端滑动贯穿切碎外壳的一侧侧壁并延伸至切碎外壳的外部,所述切碎辊轮在切碎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切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切碎电机固定连接在切碎外壳的外部,所述切碎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导料管的顶部,所述切碎外壳的底端连通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内腔顶端转动连接研磨辊轮,所述研磨辊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研磨辊轮的一端滑动贯穿导料管的侧壁并延伸至导料管的外部,所述研磨辊轮在导料管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一,所述驱动齿轮一啮合连接链条的内侧,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啮合套接在驱动齿轮二的外侧,所述驱动齿轮二固定连接在研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研磨电机固定连接在导料管的外侧,所述导料管的内腔底端固定连接网格筛盘,所述网格筛盘的一侧导料管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导料管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废料盒,所述废料盒通过开口连通导料管的内腔,所述导料管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支柱的顶端,所述导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传送带的一端顶部;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带、均料槽盒、均料转盘和均料电机,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连通均料槽盒的一侧,所述均料槽盒的中部底面转动连接均料转盘的底部,所述均料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均料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均料电机固定连接在均料槽盒的底端中部,所述均料电机的输出端滑动贯穿均料槽盒的底面,所述均料槽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涡电流分选架的顶端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金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金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3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