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还原性LF渣系及冶炼铝镇静钢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03088.4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波;宋志星;孙国辉;王董浩;宋金鹏;徐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低成本 还原性 冶炼铝 镇静钢 化渣 铝灰 渣系 石灰 质量百分数 成分控制 成分设计 钢铁冶金 高温钢水 炼钢原料 炉渣原料 脱氧产物 粗炼炉 高纯度 预脱氧 出钢 发泡 钢包 铝锭 铝块 配比 制备 合金 冶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还原性LF渣系及冶炼铝镇静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LF炉渣成分设计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CaO 45%~55%,SiO25%~10%,Al2O335%~45%。LF炉渣杂质中,MgO<10%,FeO<0.5%。在粗炼炉出钢量达到1/3时,将配比好的作为制备LF炉渣原料的铝锭、铝灰、石灰和作为炼钢原料的部分合金一起加入钢包,利用高温钢水冲击化渣,具有化渣快,在LF炉处炉渣容易发泡的特点,缩短LF的冶炼时间。这样,LF渣的成渣由预脱氧铝块的脱氧产物、铝灰、高纯度石灰控制,具有价格低廉、炉渣成分控制精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高还原性LF渣系及冶炼铝镇静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钢包精炼炉-LF炉(Ladle Furnace)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展起来的炉外精炼设备,由于它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操作灵活和精炼效果好而被广泛使用。LF炉实现的冶金功能:调整温度(石墨电极加热)、调整化学成分、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等,并对整个工厂生产节奏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钢铁厂在LF炉冶炼的主要问题有:化渣困难,冶炼周期较长,为了缩短化渣时间,通常采用昂贵的预熔渣,增加了冶炼成本;对于调渣操作各个钢厂缺乏明确的操作参数,难以实现标准化作业,炉渣质量受操作工认知水平的制约,导致渣系成分不稳定,冶炼质量不稳定;为了保证炉渣还原性,频繁进行调渣操作,消耗大量炉渣脱氧剂增加成本,还加重了操作工的工作强度;不能保证炉渣的还原性,钢水中的铝含量难以得到精确控制;为了化渣和调渣,加入了大量萤石,污染环境并对工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综上所述,目前的LF精炼,受操作工认知水平的制约,成本高,冶炼质量不稳定,对环境存在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研究了CaO-SiO2-Al2O3三元相图,利用铝块对粗炼钢水进行预脱氧,脱氧产物与价格低廉的铝灰、冶炼石灰一起形成LF炉渣,通过研究精确计算,按照配比精确控制炉渣成分。该渣系熔点低,流动性好,对夹杂物吸附性强。具有化渣快,在LF炉处炉渣容易发泡的特点,缩短LF的冶炼时间。在冶炼过程中,铝灰中的铝金属缓慢释放,能使炉渣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还原性(白渣),起到扩散脱氧的作用。炉渣还原性强,可以实现对钢水中铝含量的精准控制。该LF渣系和铝元素配合使用,可以冶炼氧含量极低的钢种。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冶炼工人在冶炼过程中频繁调渣,容易实现标准化作业,稳定钢厂的冶炼质量。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冶炼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成本高还原性LF渣系,其特征如下:
LF炉渣成份设计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为:CaO 45%~55%,SiO25%~10%,Al2O335%~45%。该渣系具有不含氟元素,熔点低,流动性好,吸附夹杂物能力强等特点。
LF炉渣中,MgO<10%,FeO<0.5%。
采用所述低成本高还原性LF渣系冶炼铝镇静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粗炼炉出钢量达到1/3时,将配比好的作为制备LF炉渣原料的铝锭、铝灰、石灰和作为炼钢原料的部分合金一起加入钢包,利用高温钢水冲击化渣,具有化渣快,在LF炉处炉渣容易发泡的特点,缩短钢包精炼炉的冶炼时间。这样,LF渣的成渣由预脱氧铝块的脱氧产物、铝灰、高纯度石灰控制,具有价格低廉、炉渣成分控制精准的优点。
所述的粗炼炉为电炉或转炉。
控制LF炉渣为整个钢水重量的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3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