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2328.9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姜蕾;潘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52/02;H04W72/04;H04B17/3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授权 频段 传输 时间 指示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该方法包括:侦听信道状态;在所述信道状态为空的情况下,指示第一信道占用时间COT信息,所述第一COT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剩余COT。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终端耗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未来通信系统中,非授权频段(Unlicensed Band)可以作为授权频段(LicensedBand)的补充帮助运营商对服务进行扩容。为了与新空口(New Radio,NR)部署保持一致并尽可能的最大化基于NR的非授权接入,非授权频段可以工作在5GHz,37GHz和60GHz频段。非授权频段的大带宽(80或者100MHz)能够减小基站(gNB)和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实施复杂度。由于非授权频段由多种技术(RATs)共用,例如WiFi、雷达和LTE-LAA等,因此在某些国家或者区域,非授权频段在使用时必须符合规则,以保证所有设备可以公平的使用该资源,例如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和最大信道占用时间(MaximumChannel Occupancy Time,MCOT)等规则。当传输节点需要发送信息时,需要先做LBT时,对周围的节点进行功率检测(Energy Detection,ED),当检测到的功率低于一个门限时,认为信道为空(idle),传输节点可以进行发送。反之,则认为信道为忙,传输节点不能进行发送。传输节点可以是基站,UE和WiFi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AP)等。传输节点开始传输后,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不能超过MCOT。
在非授权频段上,由于信道的状态不确定,UE无法预知基站何时可以抢到信道,同样UE无法预知基站在抢到信道后需要传输多少时间。由于NR中没有公共解调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无论有没有数据,UE每次都需要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盲检。此外,UE需要在每一个gNB可能的传输起始位置进行检测,例如symbol#0和symbol#7,PDCCH检测频率比较高。当检测到信号后,UE实际只需要在gNB的信道占用时间内的每个时隙slot的起始位置检测PDCCH即可。但是由于UE并不知道gNB的COT,终端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按照slot为单位进行PDCCH检测。因此目前的检测机制使得终端的耗电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以解决终端的耗电量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侦听信道状态;
在所述信道状态为空的情况下,指示第一信道占用时间COT信息,所述第一COT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剩余COT。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传输时间指示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第一信道占用时间COT信息,所述第一COT信息用于指示剩余COT;
在所述剩余COT内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侦听模块,用于侦听信道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信道状态为空的情况下,指示第一信道占用时间COT信息,所述第一COT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剩余COT。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道占用时间COT信息,所述第一COT信息用于指示剩余CO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2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