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等效序阻抗纵联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1937.2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段建东;陈童;何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40 | 分类号: | H02H3/40;H02H7/26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谈耀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阻抗 保护判据 纵联保护 突变量 判定 保护装置 保护动作信号 不对称故障 分布式电源 区内外故障 序分量分解 正负序电压 负序电流 故障电流 故障电压 区内故障 区外故障 实际工程 不动作 断路器 双端 切除 采集 应用 | ||
1.一种配电网等效序阻抗纵联保护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通过含DFIG型风电机的配电网首端电压电流互感器(6)分别采集首端断路器(4)处的电压和电流值,并将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分别传递到首端可编程处理器(7);通过末端电压电流互感器(10)分别采集末端断路器(4)处的电压和电流值,并将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分别传递到末端可编程处理器(11),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2:首端可编程处理器(7)根据步骤1数据处理结果发出调控指令至首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8)来控制首端断路器(4),末端可编程处理器(11)根据步骤1数据处理结果发出调控指令至末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12)来控制末端断路器(9),实现DFIG型风机的配电网纵联保护;
所述步骤1进行数据处理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对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序分量分解,分别得到首端断路器(4)首端断路器(4)处的等效正序阻抗ZS1和等效负序阻抗ZS2、末端断路器(9)处的等效正序阻抗ZW1和等效负序阻抗ZW2,
对末端断路器(9)处的等效正序阻抗ZW1和等效负序阻抗ZW2做比,记为ρDGf,
对首端断路器(4)处的等效正序阻抗ZS1和等效负序阻抗ZS2做比,记为ρsf,
步骤1.2:计算ρsf,ρDGf之间的比值,将比值与ρSET进行比较,ρSET为1.2,来实现线路的纵联保护:
1)当判别为故障发生在线路之间,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故障;
2)当判别为故障发生在线路之外,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不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等效序阻抗纵联保护方法,所述等效正序阻抗ZW1和等效负序阻抗ZW2分别为
等效正序阻抗ZW1为:
等效负序阻抗ZW2为:
式中,Rs、Rr分别为电机定子侧电阻和归算到定子侧的转子侧电阻;Xsσ、Xrσ分别为电机定子侧漏抗和归算到定子侧的转子漏抗;Xm为电机的励磁电抗;Rcr为撬棒电路电阻;s为转差率,转差率范围在0≤|s|≤1;j为虚数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等效序阻抗纵联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FIG型风电机的配电网系统包括电源(1),所述电源(1)通过降压变压器(2)与第一母线(3)连接,所述第一母线(3)通过线路(5)与第二母线(13)相连,所述第二母线(13)处通过升压变压器(15)接有DFIG风电机(14);在所述第一母线(3)的出口处设置有首端断路器(4)和检测首端断路器(4)电压电流值的电压电流互感器(6),首端断路器(4)与首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8)相连接,首端电压电流互感器(6)和首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8)均与首端可编程处理器(7)连接;在所述第二母线(13)的出口处设置有末端断路器(9)和检测末端断路器(9)处电压电流值的末端电压电流互感器(10),末端断路器(9)与末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12)相连接,末端电压电流互感器(10)和末端断路器动作控制器(12)均与末端可编程处理器(1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9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非全相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