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1630.2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超;邹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20;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改善现有显示器所发出的蓝光对人眼有损害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显示装置待进行显示的图像的数据,获取多个像素的色坐标点;判断任意一个像素的色坐标点是否位于预定色域内,该预定色域由显示装置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第二蓝色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坐标点的连线所围成;若是,则控制该像素中的第二蓝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匹配进行显示;若否,则控制该像素中的第一蓝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匹配进行显示;第一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长为400~540nm,第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长为420~580n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因此OLED显示器更为轻薄;此外,OLED显示器还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宽视角、高响应速度、宽使用温度范围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目前,OLED显示器是依靠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所分别发出的红光、绿光、蓝光,以对外进行画面显示。其中,为实现OLED显示器的高色域,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器中的蓝色子像素发出的蓝光为深蓝光,即蓝光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L'Eclairage,国际照明委员会)(0.14,0.05),该深蓝光的波长为400~540nm。然而,发明人发现:可见光中波长为400~450nm的短波蓝光极易损害人眼,而此时,很明显的,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器所发出的深蓝光的波长完全包括了损害人眼的短波蓝光的波长,由此可以看出,当用户使用该OLED显示器时,该用户的眼睛很可能被上述的OLED显示器所发出的深蓝光所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在不减低色域的情况下,降低显示器所发出的蓝光对人眼的损害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像素至少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第一蓝色子像素和第二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一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长为400~540nm,所述第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长为420~580nm;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显示装置待进行显示的图像的数据,获取多个所述像素的色坐标点;
判断任意一个所述像素的色坐标点是否位于预定色域内;其中,所述预定色域由所述显示装置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第二蓝色子像素分别对应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坐标点的连线所围成;
若是,则控制该像素中的第二蓝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匹配进行显示;若否,则控制该像素中的第一蓝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匹配进行显示。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多个所述像素的色坐标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定色域。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峰为450~460n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CIExyY坐标的y值小于0.08。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光的波峰为480~490nm。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蓝色子像素对应的蓝色的CIExyY坐标的y值大于0.08。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为OLED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1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