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杠柳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0507.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庄;牛小云;魏佳慧;周健;苏筱雨;闫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李国聪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柳快速繁殖方法,属植物繁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杠柳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所述组织培养包括消毒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本发明所述杠柳快速繁殖方法解决了杠柳繁育速度慢、繁殖数量有限、成活率低等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良苗木、扩大繁殖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快速繁殖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杠柳快速繁殖方法,属植物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又名羊奶条、羊角桃,其根皮又称为北五加皮、香加皮,属萝摩科杠柳属,是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以及河南、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区的灌木。杠柳具有耐旱耐盐碱、保持水土、牲畜不啃食等特性,且在山顶、山麓,黄土丘陵区以及采伐迹地上均可以生长,因此常被作为造林困难地和植被退化地区人工造林的先锋树种。此外,杠柳的根皮可入药,治疗关节炎症,还可以做杀虫药。随着杠柳的药理作用和经济价值不断为人们所发掘,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由于过度采挖,毁林开荒,杠柳的生境遭到破坏,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在自然条件下,杠柳结果很少,萌蘖苗数量有限,分株繁殖速度慢且受时间影响较大,限制了杠柳的大量快繁。
杠柳的繁育方法多样,常见的有种子繁育、扦插繁育、分株繁育。近年来,我国对杠柳的研究多注重于对其根、茎化学成分和杠柳在环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策略,即杠柳的药理作用、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的研究,而对其系统的繁殖技术的研究较少。如:《不同生长期杠柳各部位活性成分的累积变化》(张春艳,李国辉,等.中草药,2012,43(12):2508-2511)对一年内不同生长期的杠柳各部位活性成分的积累变化进行研究,确定杠柳提取药物成分的最佳部位及其最佳采收期;《杠柳毒苷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丁菲菲,张晓静,邓雁如.药物评价研究,2014,37(1):30-33)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杠柳毒苷对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史清华初步研究并提取了杠柳根皮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探索其杀虫活性,《杠柳根皮化学成分及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史清华,马养民,秦虎强.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141-144)、《杠柳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李任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对杠柳成分进行了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杠柳根皮提取物对粘虫有一定胃毒活性。
因杠柳结果少,种子不易采集;分株繁育速度慢,《杠柳的繁殖与应用调查》(张显国,宗月香.河北林业科技,2011,(6):30-32)对杠柳的种子和分株繁殖只进行了简单说明,重点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低,雨季扦插成活率较高,可达90%以上,这说明杠柳扦插繁殖有季节性限制。《杠柳繁殖技术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李文娟.河北农业大学,2013)对杠柳的繁殖技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分株育苗的繁殖方法,但此方法繁殖数量有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浪费材料,不适合大量繁殖。露天扦插的成活率也较高,但此方法对扦插材料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对养护管理的要求异常严格。播种育苗对覆土厚度及土壤湿度要求非常严格,且最高成活率也只有60%左右。《杠柳育苗试验初报》(韩恩贤,韩刚,刘卫星.陕西林业科技,2003,(2):19-20)研究结果表明,杠柳采取播种育苗,5~6天即可发芽出土。但覆土厚度超过1cm,发芽率明显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