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防撞梁、防撞梁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0181.X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郭思达;王习文;张春林;魏洪革;聂帅;高强;陈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发泡件 制造 一体成型件 生产进度 一体成型 轻量化 发泡 空腔 吸能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防撞梁、防撞梁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车辆的防撞梁包括:本体和发泡件,所述本体形成有空腔;所述发泡件位于所述本体的空腔内且在所述本体内直接发泡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由此,通过将本体和发泡件制造为一体成型件,可以节省多道工序,提高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也可以提升防撞梁的吸能性,同时实现对防撞梁的降重。当防撞梁安装在车辆上时,可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防撞梁、防撞梁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泡沫铝材料具有良好的碰撞吸能效果,车辆的防撞梁与纵梁之间的吸能盒中多采用泡沫铝材料填充,进而达到良好的碰撞吸能效果。相关技术中,防撞梁采用本体与泡沫铝分别制造,再通过机械填充、粘接等组装成型。上述的成型方式不能充分发挥泡沫铝的吸能性,尤其是闭孔形式的泡沫铝,而且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导致吸能盒的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防撞梁,该车辆的防撞梁可以提升防撞梁的吸能性,也可以实现对防撞梁的降重。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防撞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防撞梁包括:本体和发泡件,所述本体形成有空腔;所述发泡件位于所述本体的空腔内且在所述本体内直接发泡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防撞梁,通过将本体和发泡件制造为一体成型件,可以节省多道工序,提高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也可以提升防撞梁的吸能性,同时实现对防撞梁的降重。当防撞梁安装在车辆上时,可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发泡件为泡沫铝。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为铝材或钢材。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防撞梁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防撞梁,包括以下步骤,S1、制造薄壁铝材或钢材的所述本体;S2、将所述本体放置在发泡模具中,向所述本体的空腔内填充所述发泡件;S3、将所述发泡模具放置在发泡炉中,所述发泡炉发泡。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21、将所述本体先放置在所述发泡模具中;S22、在所述本体中填充所述发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将多个所述本体放置在所述发泡模具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发泡件为闭孔泡沫铝发泡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发泡温度620-720℃,发泡时间2.5-5min。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孔占比80-85%。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防撞梁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撞梁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撞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防撞梁10;
本体1;空腔11;
发泡件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避免碰撞的数据采集无碳小车
- 下一篇:一种车用防撞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