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高亮度塑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9676.5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63/00;C08K5/053;C08K3/34;C08K5/18;C08K5/526;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环氧树脂 合成材料 复合阻燃剂 聚四氟乙烯 塑料 产品性能 抗静电剂 抗氧化剂 染色效果 使用性能 甘油 膨润土 润滑剂 重量份 胆矾 紫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高亮度塑料及制备方法,成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55~70份,甘油32~45份,胆矾60~65份,膨润土35~45份、聚四氟乙烯60~65份、复合阻燃剂4~7份、抗静电剂3~4份,抗氧化剂2~3份,紫色粉10~14份,红色粉3.5~6份和润滑剂1~2份。本产品性能优越,染色效果好,亮度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合成材料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高亮度塑料及制备方法,涉及泡沫塑料制领域。
背景技术
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通常由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等组分采用一步法发泡成型后, 经网化处理而成。其结构是五边形的十二面体, 面与面的交线称为经络, 经络为相邻的多面体所共有而形成各向异性的立体骨架结构, 经络间形成的面膜经网化处理后消失。该种材料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品种之一, 具有较高的开孔率, 一般在97%以上, 并且具有较好的柔软、透气、吸音、过滤及加工等性能,可用作血浆的过滤材料、空调器的过滤层及车辆的空气滤清器, 利用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可制备耐高温泡沫陶瓷、泡沫金属, 还可作为飞机油箱的抑爆填料、催化剂的载体及生化污水处理材料等等。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复杂, 设备庞大, 且安装、维修较为困难。若采用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污水处理, 则可重复使用, 降低成本, 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这对日益严重的污水处理问题的解决是十分有意义的。网状聚氨酯泡沫
塑料的广阔用途,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工业化生产, 中国的研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 至今生产技术仍不够成熟。中国目前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年用量为300~ 400 t , 大部分靠进口, 可见, 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国内有巨大的市场,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塑料产品,其性能优良,耐高温,耐火,亮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色高亮度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55~70份,甘油32~45份,胆矾60~65份,膨润土35~45份、聚四氟乙烯60~65份、复合阻燃剂4~7份、抗静电剂3~4份,抗氧化剂2~3份,紫色粉10~14份,红色粉3.5~6份和润滑剂1~2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的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树脂62份,甘油38份,胆矾62份,膨润土42份,聚四氟乙烯63份。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为对二苯胺或亚磷酸三苯酯。
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滑剂选用硬脂酸甘油酯、苯甲基硅油、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有色高亮度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S2,将环氧树脂,甘油,胆矾,膨润土、聚四氟乙烯混合放入混炼机中进行第一次混合反应搅拌,混炼机内部温度80~85℃,混炼机搅拌装置的转轴转速为350~450s/min,材料混合搅拌的时间为80~95min,然后后停止混炼机,在加入等质量的浓度为0.7%的磷酸溶液,进行超声震荡25~35min,再加入15%的NaHCO3溶液调节PH至9,然后向混炼机内部加入复合阻燃剂、抗静电剂份,抗氧化剂,紫色粉,红色粉和润滑剂进行混合反应搅拌,混炼机内部温度提升至100~120℃,混炼机搅拌装置的转轴转速提升为500~650s/min, 材料混合搅拌的时间为80~100min;
S3,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在烘箱中干燥,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粉碎后挤出成型,冷却;
S4,将得到才材料干燥后得到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超声功率为130~140w,超声温度为3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9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