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9400.7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周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丰之纯线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2 | 分类号: | C21D1/32;C21D6/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退火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通过了解每一个钢材品种所含元素以及它的奥氏体Ac1转变温度,来取值球化温度;所述Ac1的计算公式为:Ac1=723‑Mn%10.7‑16.9Ni%+16Cr%+29.1Si%、Ac1=723‑7Mn5‑15Ni%+15Cr%+40Mo%+50V%、Ac1=723‑14Mn%+22Si%‑14.4Ni%+23Cr%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所述工艺可使钢材取得良好的球化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所谓钢材球化退火,主要通过刚才加热到Ac1以上20~30℃的地方,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冷到略低于Ac1以上温度的地方,并停留一段时间,使组织充分完成转变,得到铁素体均匀分布的类似球状颗粒化物的组织,再至温度到500℃左右空冷出炉的一个过程。从下游客户来说,其实是满足下游客户冷镦,冷挤压所需,降低材料硬度,加强材料流动性,降低成型的能量,从而进行的退火软化过程。也就是说,把原材料原本没有均匀分布的碳元素,即条状的片状的碳元素,通过拉拔打破,加热融化,再聚合到均匀分布,达到软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理论和时间都是如此。目前的钢材球化退火工艺效果不理想,因此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本发明所述工艺可使钢材取得良好的球化结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通过了解每一个钢材品种所含元素以及它的奥氏体Ac1转变温度,来取值球化温度;
所述Ac1的计算公式为:
Ac1=723-Mn%10.7-16.9Ni%+16Cr%+29.1Si%、
Ac1=/23-/Mn5-15Ni%+15Cr%+40Mo%+50V%、
Ac1=723-14Mn%+22Si%-14.4Ni%+23Cr%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要根据载体(炉子)的升温功率时间来制定热渗透的恒温时间,因为奥氏体温度很高而且很长时,碳化物全部溶解并均匀化后,冷却得到的往往是片状组织;所谓的过热,还会影响表面,高温会伴随渗碳。恒温时间设定还要考虑装载量和规格大小,而增减恒温时间,连续生产时,要结合考虑上一炉的金相分析适当调整恒温时间。
优选地,要根据钢材品种的球化结束温度(Ar1);在这个时间段停留一定的时间来等待球化完全结束,从而降低材料硬度;同时,还要考虑从最高温度到Ac1略低温度的缓冷速度。
优选地,所述缓冷速度为一般在10~20℃/小时;冷却速度过快,球化颗粒小,冷却速度过慢,球化颗粒大;通常生产中钢的组织转变总有滞后现象,加热要略高于临界点,冷却温度要低于临界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工艺可使钢材取得良好的球化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钢材球化退火工艺,通过了解每一个钢材品种所含元素以及它的奥氏体Ac1转变温度,来取值球化温度;
所述Ac1的计算公式为:
Ac1=723-Mn%10.7-16.9Ni%+16Cr%+29.1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丰之纯线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丰之纯线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9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